(文章转自作者脸书)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于1895年4月17日 与日本缔结了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虽然双方约定以当年的5月8日为生效日,但是拖拖拉拉的中国,一直拖到6月2日,清廷才特命「交割台湾全权大臣」李经方,在中文名为「科士达」的美籍法律顾问约翰·华生·福斯特(John Watson Foster)的陪同下,与日本派任的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海军大将,在基隆三貂角外海停泊的日轮「横滨丸」上,签署完成《交接台湾文据》这才算是完成与台湾一刀两断的任务。从此,每年的6月2日,成为「中国弃台」纪念日,迄今已经整整130年了。

可能是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片:4 位用户和文字
♦️中国弃台的悲喜剧♦️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弃儿都是以悲剧告终。就像二三十年前,在中共「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有很多中国女婴遭到父母狠心弃养。但是,其中却颇不乏幸运者获得欧美国家的家庭领养,结果弃婴反而因祸得福,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甚至于还获得更多的家庭温暖与教育机会。

130年前被中国抛弃的台湾,对比中国自甲午战败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国疲民惫的惨况,被中国遗弃的台湾,反而因祸得福,避过了无数劫难,成为最早进入现代化的「模范殖民地」。

或有人嗤之以鼻的喷我,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有什么好庆幸的?其实,日本殖民地比起孙中山之称中国为「次殖民地」,当然要好得多了!更何况,过去这一百多年来,有多少中国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挤破头都要到英国殖民地香港设籍的呢?何必阿Q似的,假爱中国真酸葡萄了吧!

♦️中国弃台促长台湾意识♦️

众所周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后,的确造成台湾仕绅与有识者的忧惧破表。并在清廷官僚幕后推动下,仓促在同年的5月25日,成立了一个以「蓝地黄虎旗」为国旗的「台湾民主国」,并推末代台湾巡抚唐景嵩为总统。同时,台湾人民也与接收台湾的日本近卫师团展开了一场为时150天,超不对称的「类独立战争」。

虽然有很多本土独派人士,并不认为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的「台湾民主国」并不足以代表台湾独立运动的创举,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台独理论家黄昭堂前辈的观点,他认为「台湾民主国」有以下三大特点:

1. 在独立宣言中主张:「所有的国务都由公民公选出来的官吏来推动」。关于这一点,不管是出于欧美人士的建议,或是为了得到外国承认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用公民People这个词汇来宣扬台湾住民的意志有其特别的意义。

2. 台湾民主国是第一个明确地表达了以台湾作为领土的建国运动。

3. 不论实际的情形如何,它是首次尝试亚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未曾经历过的共和体制。

总而言之,中国弃台的震撼,让台湾人为主体的「台湾意识」,获得了井喷式的飙涨。为后来的台独运动开启了一扇天窗。

♦️美国全程见证中国弃台♦️

事实上,中日甲午战争,是由中国光绪皇帝 率先于1894年8月1日发布「宣战」谕旨的。随后日本明治天皇才颁布「宣战」诏书,双方可说是按照国际法正式进行交战。

直到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战与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中国双双失败后,态度顽强的慈禧太后才同意议和,并指派她的小叔奕欣(咸丰皇帝的弟弟)与英籍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研议商请英国出面调停,但为日本所拒。后来清廷只得援引1858 年《 中美天津条约》 第1 款内容,请求美国充当调解人。

虽然美国以保持中立为由,不愿出面与欧洲的英、法、德、俄共同介入调停,但为了排除欧洲列强趁虚而入,美国国务卿格莱星姆(Gresham, WalteraQuintin)指示美国驻华公使查尔斯·哈维·田贝Charles Harvey Denby,与美国驻日公使埃德温•谭恩(Edwin Dun)私下斡旋调停中日和议。

由于当时清廷官员非常缺乏对国际法与国际谈判的知识。因此,在美方的建议下,清廷以每月一万美元的「天价」,聘请曾担任班杰明·哈里森总统Benjamin Harrison的国务卿,而与当时日本驻美公使陆奥宗光友好的科士达,出任中方的国际法顾问。

事实上,名为科士达的约翰·华生·福斯特(John Watson Foster)虽然是以私人身分应聘中国的法律顾问,但是,他在接受中国聘书前,已向美国国务卿格莱星姆报备,并辗转经由日本驻美公使栗野真一郎向时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通报,不但获其默许还特别指派当时外务省的美籍外交顾问端迪臣Henry Willard Denison为科士达的直接沟通窗口。

虽然代表日本谈判和签署马关条约的是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但是,起草马关条约的则是夙有「剃刀大臣」(カミソリ大臣)诨号,以外交辣腕著称的陆奥宗光,他在端迪臣的协助下,将《马关条约》的每一个细部环节,包括对于由90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约为128平方公里的澎湖列岛,以经纬度精确标示的作法,堪称是当时国际条约中的典范。以致于就连曾任美国国务卿的科士达也难以使得上力来挑剔草约的内容。

虽然科士达在《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未能发挥所长,但是却与李鸿章建立了良好的私交,还陪李鸿章的养子李经方完成了交割台湾的历史任务,成为了从《马关条约》的订定,到《交接台湾文据》的中国弃台全部过程,最详知内情的美国见证人。他所著的《科士达回忆录》更是研究《马关条约》的历史学者必读的经典著作。

♦️《马关条约》并未关住台湾人♦️

1895年的《马关条约》虽然让台澎「永久割让」予大日本帝国。但是,根据 《马关条约》第五条:「中国割让土地内居民能任听其迁移界外与变卖资产,唯条约批准2年后该地的居民酌宜视为日本臣民。」让台湾人可以自主选择去留。

迄1897年(明治30年)5月8日「住民去就决定日」截止前,选择离开台湾的有6,456人,为当时台湾总人口数的0.23%-0.25%。

而且选择离开台湾的台湾人,还可以将其在台资产变卖,全数带走不设限,堪称是非常人性化的文明政策。事实上,在50年的日治时期,日本从未实施「锁台」政策,放任台湾人与中国自由往来不受限。

尤其,1932年满洲国成立后,台湾新竹人谢介石竟得出任满洲国首任外交总长,更有许多台湾人前往满洲就业「淘金」,甚至进入满洲国的政府部门任职。其中,追随谢介石「过满洲」的台湾人前后超过五千余人。还有很多台籍医生,纷纷前往满洲开业,花莲凤林张七郎医生的三个儿子,就曾在满洲国奉天市(今沈阳市)行医。知名台大教授黄光国的父亲黄子正更成为溥仪皇帝的御医。

♦️《马关条约》仍在为台湾把关♦️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次日即12月8日,美国向日本宣战,中华民国也在次日即12月9日「英勇地」向日本宣战,并片面宣告废止过去与日本签订的一切条约,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马关条约》在内了。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领袖具名公布的《开罗宣言》
,更要日本将其所「偷自」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华民国。原文如下:

Japan has stolen from the Chinese, such as Manchuria,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shall be restor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这似乎意谓着,只要日本战败,《马关条约》当然也就呜呼哀哉了!被日本「偷走」50年的台湾澎湖列岛,当然也就回到中国怀抱啦!

但是,台湾的命运之神,却安排了当年见证《马关条约》中国弃台全程的科士达的外孙: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成为美国在1951年9月8日主导签订旧金山和约(对日和平条约)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的关键人物,这位同样是律师出身,后来又成为美国第52任国务卿的杜勒斯,他对《马关条约》所造成的台湾与澎湖列岛主权地位的改变,杜勒斯巧妙地安排在《旧金山和约》第2条中载明:「日本放弃其对于台湾及澎湖群岛之一切领土主权、权利与要求」,但是却未指明日本放弃后台湾澎湖是否归属中华民国或归还中国。造成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

换言之,美国视《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中关于台湾的部份为「从未正式执行的意向声明」,且视《旧金山和约》并未处理台湾地位问题。既然台湾地位未定,因此美国得以排除后来「唯一代表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声张。而听任台湾继续被中华民国「事实占领」迄今。

♦️热烈庆贺中国弃台130周年♦️

至于「中华民国」是不是二战期间那个在《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上签名的那个「Republic of China」?台湾是不是主权独立国家?杜勒斯在1954年12月3日与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签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中巧妙地动了一些让蒋介石为之气结的手脚。

在美台双方谈判时,蒋介石强烈主张条约范围应包括全中国在内,但是杜勒斯却坚决主张美国政府所认知的防御适用范围却只有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换言之,美国只认当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所「永久割让」的台湾与澎湖列岛,以避免主张唯一代表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拿台湾主权问题来做文章。

在美国的坚持下,《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第六条载明:
「为适用于第二条及第五条之目的,所有『领土』等辞,就中华民国而言,应指台湾与澎湖」。

当时的蒋介石虽然怒极而在日记痛批叶公超卖国。但是,后来的形势发展,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所谓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中华民国在联合国体系内的一切地位后,美国之所以还能够理直气壮地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主权的声索,就是因为当年杜勒斯的远见,让台湾的主权不确定所致。

尤其是,当美中建交谈判,美国承诺《废约》、《撤军》、《断交》时, 1979年1月1日生效,部分取代《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台湾关系法》也将该法中的「台湾」一词界定为:「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让当年中国弃台的《马关条约》所划下的台湾与中国的「历史分割线」,更进一步的写入了与美国外交政策至关重要的国内法中。

近年来,美国已明确定义其所谓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并不包括台湾在内。甚至「台湾」Taiwan一词更成为美国官方唯一对台湾的正式称呼,并在其法所能及的范围,要求美国的企业与民间必须正确使用「台湾」一词,不再允许出现所谓的「中国台湾」。

换言之,130年前,中国弃台的《马关条约》,仍在为台湾的独立自主把关!所以说,我们是不是该热烈庆贺中国弃台130周年啊?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