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四36周年期间,突然传出著名历史学者章立凡已经去世多日的消息,作为立凡先生的友人,独立记者高瑜竟然被禁言12天。今天解禁,为光传媒发来章立凡的纪念文章。章立凡从出生就经历历史的大折腾,“黑五类”、“反革命”、“禁言”、“喝茶”、“恐吓”,都阻挡不了一个独立学者的直言与反思。章立凡说过:“ 作为后人和历史研究者,我在人生中所能继承的,只有父亲讲真话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应该秉承的理念与操守。】
6月5日,我已经听说老鬼发微信披露章立凡先生去世数月的消息。随后就有他去世的具体日期是今年3月22日。今年5月28日——6月8日总共12天是今年六四我被禁言的时间,不许发贴、转贴、评论(跟贴),若有违反,被旅游的开销全部由带队的警察负担。这种捆绑式的禁言,如同春秋时代什伍制的升级,属于基层领导无与伦比的管理创新。
禁言期间,又听到杨团的微信内容:“章立凡和我是楼上楼下的邻居,相交甚笃,尤在风波年代。知他故去约在去年9月,但一直联系不上他的家人,细节无法确定,却难过好一阵子。总觉得此人是吾辈不可多得之人,不该就此湮灭,心中甚痛。好在毛寿龙老弟为其作传,尤其谈及他‘贵有自由独立之精神’,‘对时弊直言不讳,对公义挺身而出’,吾深以为然,且心获慰籍。“更为吃惊。
一、
我与章立凡最后的X私信联系是在2024年。
元旦,他给我发来他自绘的贺卡“乘龙快婿”,一只猪驾驭着一条红色巨龙,我用一串表情符号回复。他的微博、推特一向自称 “五毛公敌、说破皇帝新衣的顽童“,如此构思,非他莫属。
去年5月18日8:25,他向我询问购买蓝√的流程,说他试了几次不成功。我做了几次详细回复后,21日3:02他回复:“是,好像设置很麻烦。“竟然是在深夜,毕竟他将蓝√设置成功了。
8月底、9月初他发推文十分频繁,连发带转一天竟有几十条。 9月3日之后,停了4天,9月8日他发了《章立凡:关于史家胡同51号(原24号)大宅门的若干掌故》之后,戛然而止。几天后,我听说他已经患脑梗3年,三年中他竟然是用一只手在顽强发推。 19日我再给他发私信:”很关心你。“始终没有得到回复。
6月8日,微信群老三届为纪念章立凡,刊登马雅的旧文《黑五类:云中鹤》。 “他出身世家,故隐其名。他身材修长,高视阔步,举止轻灵,有如鹤在云中飞翔, 故称之为鹤君。”这是文章开端马雅对章立凡的描绘。文革发动,马雅是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二学生,父亲马洪文革前就出事,始终加入不了红卫兵。章立凡在清华附中读初三,更属于“黑五类”,两人因为经常到马雅初中同班同学思邈家里玩而相识。思邈 “高职”出身,亲戚遍及海外,住着独门独院,她的家也就成为这伙中学“逍遥派”的聚会点。文中有马雅被公安传讯,让老实交代,不能包庇反革命的情节。她写道:“出了局子,昏天黑地,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哪怕鹤君判个无期徒刑,也千万别被枪毙!这世道早晚得变。“”再一次跟他见面,已经是1996年。岁月的风暴,在他身上好像没有留下一粒灰尘,依然还是鹤立鸡群。“

重发旧文,在美国定居的马雅还发了她与章立凡的两张微信截图:
一张是2024年1月7日章立凡为马雅刻的白文图章照片,还有短信说明:
“按你的意思修改了一下。我脑梗两年多了,右手不如从前了。以前一定要亲手治印,如今只能用上电脑设计了,效果不比从前。
另一张则是他们最后的微信:
2024年9月20日8:51
马;最近没有消息,最近可好?
2024年9月21日2:48
章:不好,暂停回复
2024年9月21日12:42
马:保重。
马:看到你把我的‘“美国失去中国”转到X上,谢谢!
写到这里,推友能大致确定章立凡病逝的日期吗?
2017年左右,埋头书斋的章立凡,经常来参加我们的沙龙聚会,是来熟悉时政评论。他当年被VOA聘请为“时事大家谈”的嘉宾,和胡平搭档,每周一晚9点看他的节目,他不负众望,越做越好。 2020年春天,他的节目突然终止了。据说在国保密集的请“喝茶”的压力下,他不得不退出。
本月7日江平夫妇骨灰在怀柔下葬,有传也是他的骨灰下葬日,北京城除了亲属,没有一个人能证实他的骨灰安在何处!
生不让讲话,死秘不发丧,章立凡是孙文广教授之后中国第二人。
二
章立凡说过““我属于在历史巨变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回忆就是咀嚼痛苦。我所能做的工作就是——还原历史,奉献常识。 ”我想为他改两个字,把“巨变”改为“折腾”。
章立凡7岁,父亲章乃器被打成全国人人知道的大右派,差点被国务院管理局的造反派打死,他被母亲从幼儿园学前班接到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的批判会会场,上台背诵母亲教给他的三句话:“右派分子章乃器虽然是我的父亲,但我还是要反对他,跟他划清界限。 “
中学赶上文化大革命,清华附中的同学往他床上泼墨水,让他钻狗洞,把他关进关校长的牛棚。
1977年6月13日,文革已经结束,民国时代的“七君子“之一,受毛泽东之托,跟着陈云接收大上海,为稳定全国金融和物价,为发展生产立下巨大功勋,后任中央政府第一任粮食部部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创办人之一的父亲章乃器,在北京医院地下室结束了毫无愧色的一生。被关在监狱里的少年章立凡竟然产生了心灵感应。
拨乱反正之后,章立凡没有走老三届绝大多数人拥挤的独木桥——考本科,他直接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招收研究人员。一起报考的是位文革前的大学生,他只是中学学历,面对历史考卷和英文翻译,他都通过了,但是哪位老大学生外文全忘了,没法翻。他被录取了,老大学生落榜了。
章立凡融会贯通的各种知识即丰富、又专业,对问题能一语中的,给近代史所的同事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当然来自家学的学养 。章乃器虽然不是藏书家,但是是文物收藏家,生前将收藏的1192件文物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名留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内的“景仁榜”。但是家里的藏书也足够章立凡阅读,作为留在父亲身边的唯一儿子,言教和身教乃是最重要的教育之一,章立凡从小就发现父亲讲的话和学校教的不一样。很难说章立凡从小接受的是完全的中共教育,他相当程度接受的是民国教育,有大政治家、经济学家、实业家的父亲为老师,乃是章立凡成为中国自由民主理念的独立学者的天然沃土。
章立凡不仅整理出版过父亲文集上下两卷,还查阅档案整理了父亲、梁漱溟及民主党派头面人物在历届政治运动中的发言,都成为中共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不可或缺的文献。他写的《章乃器从政观》分为1,与中共领导人以诤友共事;2、 与中共党组合作的原则; 3、主张健康民主的政治体制; 4、反对个人崇拜四大部分,是中国自由民主先驱留下的巨大思想遗产,至今对治国理政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有其父必有其子。章立凡正值盛年离我们而去,维基百科都为他总结出三条思想遗产:
人民和公民
章立凡认为由于中国教育模式的天然缺陷,不允许独立思考者的存在,导致中国只有人民,没有公民,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政治体制。
维权和维稳
章立凡认为政府一面侵害公民利益制造矛盾和不稳定,一面又用维稳来攫取更大利益,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殆尽,“用纳税人的钱监控纳税人,是最愚蠢的政治”。
革命和改良
章立凡不希望中国爆发革命,对于社会上以暴抑暴的现象深表忧心,而改良和变革的中国政治体制才有希望避免革命。
我认为还应该加一条:
改革与革命
章立凡认为:一个执政党,如果多数党员只为自己谋利,不为党的前途着想,就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这种体制就很难自我修复。党派利益与全民公共利益之间,到底有没有界限?要改革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主张考虑清楚哪些是执政党的底线。底线其实就是永远执政,但改革与革命的区别在于,后者必定打破底线。
这些都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和宏大的叙事,而是常识。章立凡和我们共同生长在不讲常识的制度之下,对他的怀念,才尤为可贵。
谨祝章立凡平安远行!
作者:高瑜
(文章中的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