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万老师  2025年8月4日  | 转自 新世纪

2025年8月1日,美国对世界各国实施的差别关税政策基本落地,唯独中国仍悬而未决。目前对中国商品的55%关税是否延长90天,尚待特朗普最后拍板。但负责美中关税谈判的核心人物贝森特已公开放话:”不排除回到三位数。”这一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严关税措施”的政策,不仅重新定义了中美贸易关系,也几乎为全球化时代按下了休止符。

过去四十年,全球化是一场围绕效率展开的竞赛。技术主导、资本驱动、产业协同——而中美关系则是这场竞赛中的双引擎。然而,这一结构正在加速解体。关税,如今不再是经济工具,而是一种”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地缘政治信号”。美国正试图用行政壁垒取代市场规则,以重塑其产业链和贸易结构。

“脱钩断链”已从风险评估走向制度现实。关税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战略隔离”已在推进:从《芯片与科学法案》到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从”印太经济框架”到多边供应链联盟,美国正在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全球经济安全圈,系统性地将中国排除在外。

全球化的时代正在让位于一种新的结构逻辑:”半球化”。与其说全球市场正在萎缩,不如说它正在分裂重组。供应链正在按”可信、安全、可控”三原则重画边界,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分工正向区域化、本地化、集团化演变。以中美为核心的两大产业生态圈已初具雏形,其它国家和地区,如欧洲、东盟、拉美与中东,面临越来越明确的选边压力。

半球化不是贸易终结,而是规则重构。它不会阻断世界经济的流动,但将深刻改变流动的路径与机制。在这种重构之中,中国面临的,不只是外部遏制,更是内部转型的紧迫任务。下一阶段,国家战略将集中于三大方向:技术自立、南方拓展、金融缓冲。如何提升科技自主力,如何开拓”全球南方”市场,如何构建以人民币结算为核心的金融缓冲区,将决定中国在新格局中的主动态势。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押着相似的韵脚。上世纪冷战筑起的是政治铁幕;而今天,围绕技术、金融、贸易、制度所构成的”新铁幕”,正重新划定合作与竞争的边界。世界秩序的再平衡或许仍需时间完成,但有一点已经明了:”全球化的单一叙事”已不再具有解释力。

万老师说:世界仍在贸易,但再也不是在同一个世界里了。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