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祚来  风传媒2018年8月18日  |  转自 新世纪

 


北戴河会会议并未动摇习近平的领导地位。元老们深知,他们与习是共用同一条大船,必须同舟共济,应对中美贸易战,维持社会稳定。 (美联社)

 

一、董女泼墨与「倒习风波」

2018年7月4日清晨,大陆湖南女子董瑶琼在上海海航大厦前,高喊「反对习近平独裁专制暴政」,并直播向习近平画像泼墨。

这是一次标志性事件,习近平本人应该受到触动,一些地方甚至连夜撤除习的巨幅户外画像,而部分城市则出现涂污习画像的跟风事件。泼墨与涂污习画像看起来是偶发事件,实则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对习当政以来政治倒退的愤怒渲泄。

对习的严峻挑战接踵而至,坊间自媒体与海外媒体均透露,中共元老问责习近平:大搞个人崇拜使文革死灰复燃,放弃韬光养晦的国策,挑战美国造成军备竞赛,一带一路大撒币,使巨额美元资本面临巨大的风险,等等,传言中的极致内容是,元老们要在北戴河会议期间进行严厉问责,甚至会采用处理华国锋的模式,动用中共「家法」,令习退出政治舞台。

笔者通过北京朋友圈了解到,红二代高层确实流传一份对习本人的「上书」,对习当政以来的重大决策有批评甚至指责,但总体精神上是要保证党国的安全,并不是致力于「倒习」。这一传言也被中共内部一些举动反证了其真实性,习近平访非洲之前,中办、中共公安系统、全国人大均举办相关的会议,名义上是强调中央权威,效忠党中央核心,实则是对元老们的问责进行回应,无论出现怎样的风波,他们都将捍卫习近平的核心地位。

一些传言也随之跟进:说王沪宁已经离职反省,要在宣传领域与对美国经贸谈判失败中承担责任,等待处理,汪洋可能是替代习近平的人选,但汪洋个人不同意。习近平出席一些国际会议,国外媒体记者发现,他在会议之时表现出焦虑疲惫,有时干脆闭目养神,说明他在体制内确实遇到了强大的压力。而王沪宁则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包括破例没有陪同习近平出访非洲,而在此前的重要外事出访活动中,王沪宁均陪同。中南海里的露脸政治,与传言相映成趣。当然,一些传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王沪宁并没有参与对美的经贸谈判,为什么他要负重要责任?而推测者认为,中国官方媒体强硬发出贸易战资讯,还有通过重要媒体向美国宣誓战争,具体的安全有中共的2025计画,让全世界感受是中国强大不可一世,造成美国与西方世界激烈回击中国。

传言有时是一种观点,一种猜度,或者反应出体制内一种情绪,传言最终或被坐实,或成为谣言。

上海泼墨习近平画像的湖南女孩董瑶琼。 (资料照片)

 

二、北戴河并没有掀起骇世巨浪

北戴河会议,并不是正式的中共高层的法定会议,而是宽泛的非正式的碰面会,主要是一年一度的已退休高官(退休常委级与退休的国家元首)与现任领导人的碰面,这个时间段,退休高官们可以合法地聚在一起,给现任领导人施加压力,如果事态严重,甚至可以剥夺现任领导人的职务,像当年对待华国锋那样,通过内部组织胁迫方式令其退出政坛,只享有相应的政治待遇。某种意义上,是中共内部和平的政变。

种种迹象显示,习当政之后,北戴河元老会议被弱化,因为习反对元老干政,而胡锦涛裸退,也是主动不干政,所以,这次元老们问责习近平的上书,有没有最终促成一次元老扩大会议,对习进行面对面的质询问责,是一个悬案。

我们现在通过中共官方主流媒体报导可以看出,事态并不是传言所说的那样严重,习近平仍然高居核心大位,习关于改革开放的言论,更是集中出现在央视报导中,也许是反对派无力,也许是习近平与元老们达成了某种妥协,北戴河风波,告一段落,中共内部难以找到一位习近平的替代者,同时又不引发巨大的内部撕裂与震荡。

北戴河会议之前,习近平的形象受到污损,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受到重创。

一个小的变化是李克强成为新成立的科技领导小组组长,习中央给了总理一个小小的空间。李克强、胡春华、韩正的地位明显上升,或者获得更多的行政空间,而此前习的旧部纷纷上位,但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中共体系内的强大惯性,使新上位的官僚难以服众。

中共北戴河会议之后,人们并没有看到习近平遭遇到的严厉问责,甚至面临执政危机。体制内难以有颠覆习近平的力量联合出现,通过媒体报导我们看到,对习近平的「系统思想」宣传依然在重要版面,人民日报、新华社对习的宣传照样开辟专栏(如「习近平时间」),只是在语言上不再强调「定于一尊」之类的狂妄之语。可能有所收敛的是对个人的形象宣传,或者对无所不在的广告画像不再文革式布置于城乡各地。这背后,我们可以想见,元老们对习的「上书」,或者北戴河会议之时,元老们对习的问责,应该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央视将习近平多年来关于改革开放的言论收集在一起发表出来,既是满足元老们对习「开倒车」的一个回应,也是提振社会公众的信心,中共不会回到封邦锁国状态,因为谁不改革开放谁下台。

如果说这次元老上书或北戴河会议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那是虚谈,这次风波,顶多是使极端状态的习近平,回归到普通的威权状态,其强势、强硬的风格,难以改变。

元老们既是为了保党,使中共不至于失陷于文革状态,这样后果不堪设想,另一种焦虑是习将中共政权推到一个危险状态,国际上与美国为敌,在用人方面使朝廷中都是习的人马,对其它派系,也构成严重威胁,因为,习的反权贵运动,已兵临元老们城下,邓家背景的安邦、陈毅儿子杨小鲁,都遭遇不测,所以,在历史的节点,元老们利用上书方式与北戴河会议之机,通过联名上书方式使习有所收敛,达成某种妥协,也是必然。

现在这样的时刻,中共高层也完全清楚,不可能再像动华国锋那样动习近平,习已然做好了各种准备,华当年军权警权完全不在手中,只能听任元老们摆布,当习面元老问责之时,从中南海到警方再到全国人大,都发表了拥习的声音,如果要动习的地位,可能是一场腥风血雨。

元老们深知,他们与习是共用同一条大船,必须同舟共济,互相必须有所妥协。习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稳定,应对中美贸易战。

参加北戴河会议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取自网路)

 

三、风波之中谁最受伤,中共文宣如何变样?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董女泼墨与元老上书事件之后,中共内部出现了某些异变或异样。

习近平不再像从前那样霸气嚣张,定于一尊也不再挂在口上。脸上不再有从前那样自信与充满被吹捧起来的荣光。

而这次元老上书风波中,王沪宁受的是明伤,而王岐山则是暗伤。

元老们不会直接责难习近平搞个人崇拜与宣传炒作,但可以把问题归于中共文宣总管王沪宁,而元老们对王岐山的愤怒则是「过度」反腐使他们均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因为财阀群体、高官群体与元老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美国之音记者东方在自己的推特上写道:

苹果日报:王岐山七月中先后接见美国芝加哥市长伊曼纽尔及特斯拉董事长马斯克,否认自己是「主理中美关系负责人」,称自己作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言下之意,他并未获授权处理中美关系。这不是明摆着撇清自己跟中美贸易战的关系吗?看来,贸易战已成为一只黑镬,大家都在找替罪羊。

其实,王岐山的用意不仅在中美贸易战这一话题,王主导的反腐败,牵涉太多的权贵家族利益,他把重大责任与权力归于习,实在为自己开脱,而他之所以敢于开脱责任,也应验了赵紫阳那句话「我们老了,无所谓了」,成为国家副主席之后,习给予他的许可权太小,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由此可见,此次风波,受暗伤的是王岐山。

倒习风波中,王岐山受的是「暗伤」。 (AP)

 

刘云山退休之后,意识形态的刀把子,并不是直接交到王沪宁手中,它分散在中宣部、中办与官方媒体主编手中,这些人跟风式的歌颂习近平,完全是为了保自己的身份地位饭碗。

王沪宁只能旁观这场大戏,他的主要作用:一是帮助习完成习思想体系建设,使习不仅拥有党内的第一思想家地位,还要引领世界,让习的思想光照世界,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作用之二是充当帝师,真正饱读西方经典熟悉西方政治法律的专家是王沪宁,而不是习本人,习本人只有列书目的水准,王沪宁无论在中南海还是出行西方国家,陪伴在习左右,既为习写或改讲话稿,又要具体指导其言论。

王沪宁以此能量,获得习的重用,用常委的地位进行交换。

王沪宁无法管制中宣部,中宣部在按照既定方针办,既有宣传惯性,又有颂圣热诚。颂圣是低成本或无成本高回报的项目,中宣部何乐而不为之?

干预中宣部颂圣的,只有一个人可以严令,就是习本人,当年蒋经国当选总统后,严令不允许称他为领袖,不允许喊万岁,要把他当成党内同志平等对待,这样的严令,不可能由王沪宁发出,所以,如果王沪宁这次被检讨,那么,他是替核心受过。

把关最高领导人形象宣传的,一是中宣部,二是中办,中办主任,每天要审查各大媒体头版关于核心领导人的图片宣传。

声势浩大的颂圣文革活动,不是人民群体发动起来的,是权贵迎合上面旨意搞出来的,部分极左群众既颂毛,也有颂习的,但更多的是只歌颂毛,对邓以后的领导人反对。

刘云山当政之时敢于删改习讲话,或推迟习讲话发表。目的是保持政治正确,但王沪宁却不敢。由于刘云山在宣传系拥有一套人马,这让习不满,所以,习在第一个任期里,视察央视与新华社,刻意强调,媒体都要成为党的喉舌,媒体要姓党,意思是媒体必须向党的核心领导人效忠。

 

四:王沪宁幕后发力,媒体受到一定程度警告

 

八月初,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聚集北戴河「休假」,只有李克强有一次接见外宾的报导,其它领导人均在媒体新闻中消失。北戴河休假之后,我们看到,对习的新一轮宣传又开始出现在官方媒体重要版面。

与从前不同的是,对习的个人形象宣传少了,转而宣传其有「体系的思想」,改革开放的言论汇集,甚至汇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习近平的社会实践的对应关系,而这似乎是在规避个人崇拜宣传的指责,这背后,我们看到王沪宁在指导媒体宣传的「高招」。

中宣部的旧有宣传方式是什么呢?

中宣部是一种倒逼方式,使下面的媒体敬畏与恐惧,倒逼就是事后审查与问责;中宣部还有一种奖励方式,譬如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宣部的自利原则,就是规避风险,不报导敏感话题,就无过错。中宣部被潜规则:就是被收买,让一些地方的领导人更多的讲话与政绩被报导,而这些多与宣传部门及具体媒体被攻关有关(有些是直接购买版面)。
中宣部是党的,颂圣颂党与党的最高领导人,是第一原则,永远无过错,除非遭遇华国锋事件。或者又一次结束文革。

风波中受到「明伤」的王沪宁重新发功,北京媒宣模式似将有变化。 (中评社)

 

近期一篇题为《独家:北京的政治宣传模式发生改变,或正对冲中国异议的弱点》引发广泛关注与评论,文章由一位推特名为「iyouport」的传播(原文疑被删除),他在文章中说:有幸获知了在中国头号「国社」内举办的一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出现的诸多关键资讯。这篇文章的资讯应该是根据现场听报告的人士回忆记录而成。

这篇文章透露了正在改变的意识形态宣传文风,而文风的改变,表面上看是在学习习近平的新闻思想,实则是在贯彻王沪宁新的宣传方式,并对旧有的方式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应该是王沪宁第一次被迫发力。

这篇关于中共北戴河高官训话,物件是中宣部及下属所有重要官方媒体负责人,认为这些媒体过去犯了重大过错,尽管这些媒体是「官方喉舌」,但其动作方式与观念,均不能代表中央真实的意图。显然,这是受到元老批评指责之后,意识形态主管在为自己脱责。这篇揭密长文似乎在告诉世人:中共官方媒体发表的许多内容是他们自已的作为 与中央无关,而美国媒体发表的官方政策,则是与相关部门沟通的结果,更能代表官方声音,而中国不是。

这篇长文揭示中共高官对官方媒体的严厉批评:三大官媒均被指责了,新华社、央视和人民日报,甚至有些案例直接被称其为「新闻事故」。中宣部则被指责为「带偏了舆论导向」,网信办被指「没有用心学习」。

央视 — — 「央视认罪」被批评「带偏舆论导向」。

自动噤声 — — 「头条号旗下栏目『内涵段子』被广电总局封锁,几百名线民抗议,为什么不报导?」

新华社 — — 被指中日关系处理不当,「让日本天皇下跪的评论造成我外交工作重大失败」。

环球时报 — — 多篇社评被批评,「不理解上方意愿」。

措辞 — — 「不允许使用 厉害了、吓尿了,这类词语」。

美国的宣传 —— 最有趣的就在这里,该主讲人明确表示,要学习华盛顿邮报那种宣传模式,好的宣传就要让受众感觉不到那是宣传。

上述这些内容是不是详实,均可以在日后中共媒体报导中应证,北戴河会议结束最近的几天时间里,我们确实看到了中共官方媒体报导的风格在变化之中。媒体受到培训或训导,应该是确切无疑的,而元老们对习的上书,使习中央有所改变,但这些改变是表像暂时的,还是会引发中共的大变局,这才是我们要知道的关键。

从前我们听说过救亡压倒了启蒙,最终导致国家进入专政社会,而当今之世,会不会又是稳定压倒了改革开放,又使中国进入新一轮专政维稳状态呢?

 

*作者为旅美学者,专栏作家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