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9月9日是毛泽东49年忌日。中共按照纪生不祭死的原则,党报党刊无一字表示。网络自媒体严格管控,还把长臂伸到海外,强迫翻墙者删贴。已经移居美国的中国艺术家高兟因为十多年前创作的一批讽毛反毛雕塑作品,去年回国后被捕,正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罪等待三河市法院的审判。毛离世之后,中国进入一段思想解放的时代,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那是令中国人无限怀念的时代。高瑜女士这篇长文正是通过15年前《炎黄春秋》杂志上爆发的关于“毛主席万岁!”口号的争论,说明毛泽东是用他的死带来中国的变革。令人担忧的是四十年前毛死后给中国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思想和言论的有限的宽松正在收紧,中国的政治正在急速向毛时代倒退。】
9月9号,看到吴仁华先生的推文“49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以自己的死亡,戳穿了‘毛主席万岁’这个谎言。“引发我诸多的回忆,写了下边这篇文章。
1976年10月6日,距离毛泽东离世不过27天,华国锋主持的中共中央抓捕了“四人帮“,宣告文革的结束。
邓小平按照他重新掌权的日期,把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定为改革开放的开始,并不准确。什么是“改革”?鲍彤说过:“改革,就是改错,改毛泽东的错。“我赞成鲍彤先生这句话。如果从改正毛泽东的错误计时,那改革开放应该从抓捕”四人帮“开始。在华国锋支持下,1977年开始,胡耀邦领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已经对毛泽东的思想路线和历届政治运动进行纠正,为改革开放进行了思想和干部准备。
批毛尺度最大的三次党内会议
1978年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11月10日到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1979年1月18日接踵召开的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议,至4月3日结束。都是中共党内解放思想,批判毛泽东的重要会议。虽然被邓小平用”四项基本原则“加以阻止,但是在1980年10月,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组织中共党内四千高级干部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掀起中共党内批判毛泽东的新高潮。

根据会议之后的有关报导,参加会议的中央机关约1000 人,地方、省军级干部3000人,还有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1548 名学员,实际参加的人数大约有5600 多人。会议针对胡乔木挂帅历时11个月完成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下文简称《草案》),发表了大量的反对意见。集中起来有三个部分:
一、对文革前17年的评价。
与会者绝大多数不同意《草案》认定的“在17 年中,多数情况我们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取得了伟大的成绩“的结论。大家问:文革前17年有没有路线错误?有,那么主要是毛泽东的错误,还是《草案》笼统说的是“党的错误”?
讨论结果大家强调17年存在一条“左”倾路线,毛泽东就是“左”倾路线的总代表,不能回避。他对资产阶级和阶级斗争估计过高,把革命的对象完全搞错了,才产生1957 年的反右和十年文革。党的文献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能为毛泽东的错误辩护,也不能让全党承担。

二、对“毛泽东思想”的争论
根据邓小平对文件起草的一再指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这是最核心的一条。”《草案》确立“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成为会议争论异常激烈之处。
党的八大已经不提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了。后来搞个人崇拜,重提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包含晚年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大错误。给国家造成空前灾难。《草案》为“自圆其说“,1,将毛泽东思想说成只包括正确思想,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2,把毛泽东思想说成”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遭致与会的高级干部的强烈反对,认为既不符合真理的实践标准,也不符合逻辑。
会议对毛泽东一贯左倾思想和路线的批判一直批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矫枉必须过正”,“有土皆豪,无绅不劣”,把赤贫分子(流氓无产阶级、“痞子”)和贫农一起当革命先锋。。毛泽东在哲学思想上从来强调斗争的绝对性,否定合二而一,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左”比右好,长期反右不反“左”,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会议反对意见的表达与邓小平指示形成巨大反差。

三、关于毛泽东个人功过的评议
对于毛泽东个人的评价成为会议最尖锐的部分。涉及建党、建军、建国以来的许多大事件,都与毛个人的决策及其为人、行事的思想作风相关。

会议对毛泽东在民主革命中是否“有功无过”提出质疑。很多人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揭发毛泽东在江西根据地,为巩固个人权利残酷清剿AB团,错杀成千上万红军干部。
很多人提出“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不是为了反修防修,而是以整人开始,以整人告终,排斥他所不放心的人。这场浩劫实际上在1956年 11 月召开的中央会议上就种下了根。这次会议被毛泽东定为“反冒进会议”,他在会议上没有发言。1958年1月他召开了南宁会议,在会上大肆发作,说你们1956年反冒进,就是反对我。你周恩来说了什么,陈云、富春、先念说了什么,少奇写了社论,你们把自己抛到了右派的边缘。谁晓得我身边有没有睡着赫鲁晓夫?将来 有一天他作秘密报告……“会议的气氛十分紧张,黄敬在散会后就得了精神病,后来得脑血栓去世了。
会议上,高级干部们提出《草案》对反右斗争的恶果,过于轻描淡写。反右是压制人民民主,败坏党的作风,失信于民的开端,“引蛇出洞”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是党由正确路线走上错误路线,国家由兴旺发达转入多灾多难的转折点。 提出1959年的反右倾,和之后的历次党内斗争,就都是通向文革的一次次劫难。
很多人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 证实毛有时判断和决策失误,却常诿过予人。毛泽东出尔反尔的事情一直贯穿到文化大革命。1953年团中央起草团章,上面有“用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被毛亲笔勾掉;可是在文革中却把这事说成是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致使团中央的干部遭到残酷批斗。文革派工作组也是毛批的,后来却说成是刘邓反动资产阶级路线。

这次会议上夏衍为毛泽东总结十六个字:“拒谏爱谄,多疑善变,言而无信,绵里藏针。”
方毅说的更干脆:”历史上最大的暴君要数他。连朱元璋也不如他。“
1981年6 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依照邓小平的个人意志,没有接受数千中共高级干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意见,依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对毛泽东个人功过做了七三开。但是1980年的4千人大会,依然是中共建制之后言论尺度最宽的会议,影响深远。
《炎黄春秋》爆发“毛主席万岁”口号的争论
2005年8月,参加过四千人会议,曾经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前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史家李锐在香港出版了《李锐谈毛泽东》,书中谈到毛泽东在审定1950年五一劳动节游行口号时,亲自加上了“毛主席万岁”这一口号。这也是四千人会议上揭露出的惊人事件,在中共高级干部中流传甚广。
引发争论在5年之后。
2010年《炎黄春秋》4月号,头版头条刊登法学界三老之一,朱镕基清华时期入党介绍人郭道晖的亲历记《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纪略》,当时作者身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是四千人会议中直机关第一组(全国人大、法治口)的秘书, 负责整理本组讨论简报和其他有关工作,有机会旁听本组的讨论和阅读外组的简报。
郭道晖文章中引述朱德秘书陈友群在四千人会议上的长篇发言中谈及”1950 年中宣部起初拟订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两条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在后面亲自加上“毛主席万岁!”(出自中直机关第二组第15期简报)。
2010年《炎黄春秋》7月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发文《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加写“毛主席万岁”》。
文称“笔者查阅了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源文件。这份档案至今保存完好,十六开,共5页,全文竖写,字迹十分清晰。从这份档案可以看出,《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初稿是胡乔木的笔迹,这说明是胡乔木起草的。胡乔木起草的初稿拟出“五一口号”共35条。最后两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毛主席万岁!’,而不是郭文所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应为陈友群发言中所说的)。
“胡乔木起草后,将初稿送刘少奇审阅。刘少奇看得很认真,用毛笔对其中的第9条、13条、16 条、17 条、19 条、22条、25条、29条、31条、32条、 33 条、35 条做了具体修改,并删去第34条。这里 单说第33条、第35条的修改情况。刘少奇将第 33 条‘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万岁!’; 将第35条‘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刘少奇修改后,于4月 18 日将修改稿报送毛泽东,在这份档案第1页的右侧写道:‘毛主席:此件请审阅。如可用,请交尚昆印发政治局各同志。”
“看过刘少奇送审的“五一口号”修改稿,毛泽东于4月21日对其中的三条作了修改。按照惯例,此件还要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方能正式发出。因此,毛泽东改完后,又在标题《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下加括号写了‘草案’二 字,并在这份档案第1页的上方批示:“尚昆印发。 印发政治局各同志及乔木、陆定一、陈伯达、李立三、聂、薄,星期三讨论。”随后,杨尚昆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这一页的左上方批示:“乔木同志:请印 20 份。“
“经查万年历,毛泽东说的‘星期三’是4月26 日。会议是如何讨论的,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从《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五一口号’来看,最后两条,发表时是这样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十分明显,这两条口号自刘少奇修改后直至正式发表,没有任何改动。“
张素华总结:“事实很清楚,胡乔木起草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一条就是‘毛主席万岁!’,刘少奇在审阅时,将 ‘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郭文所谓毛泽东在1950年‘五一口号’中自己加上‘毛主席万岁!’(应为郭文引用陈友群的发言),并不是事实。“
张文配有《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源文件第1张和第5张影印件为证。
李锐、郭道晖的回应
2010年《炎黄春秋》第8期,发表李锐、郭道晖响应张素华的文章。
李锐在《关于“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一文中写道:
“毛泽东自己在1950年五一节口号上亲自加 上了‘毛主席万岁’,这是1980年讨论第二个历史决议案时,朱德秘书陈友群亲口说的,登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讨论简报(中直机关讨论 历史决议(草稿)简报,第五组,第三十二号(1980年11 月 17 日)陈友群同志十一月十四日的发言)上的,陈友群当年还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工作人员。 “
“据我了解,陈友群绝不是一个说假话的人; 这件事情如此重大,他也应当不会有记忆失误。 讨论历史问题决议时的简报,也是很严肃的,是经过审查的。发表前要经过胡乔木把关。这方面胡乔木是个认真细致的人,他又是1950年五一 节口号的当事人,陈友群的发言如果与事实不符,胡乔木应当是不会放过的。当年讨论决议时, 我是国务院能源组的组长,《简报》上刊出我有关 1959 年庐山会议的二万字发言后,胡乔木即让我写一本回忆的书。 张素华这篇文章虽然提到了陈友群发言这份简报,但没有否定这份简报,而是否定了这份简报的内容。否定其内容时没有对简报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 张素华以档案为依据。但我猜想,张素华看到的胡乔木的这个草稿可能不是最原始的。在这个草稿之前还有没有一个预备过程?在预备过程中,胡乔木和毛泽东之间还有没有过文字交流? 这都需要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毛泽东当年是要让人欢呼他’万岁‘的。”
当年看李锐先生这篇响应时,就感到鞭辟入里。尤其说明胡乔木是会议简报的审查者,“又是1950年五一节口号的当事人,陈友群的发言如果与事实不符,胡乔木应当是不会放过的。”李锐的推测“张素华看到的胡乔木的这个草稿可能不是最原始的。在这个草稿之前还有没有一个预备过程?在预备过程中,胡乔木和毛泽东之间还有没有过文字交流? 这都需要研究。”也极具说服力。虽然2010年胡乔木、陈友群都已作古,但是以李锐对胡乔木的评价““一日无君,则惶惶然”,深获中共党内认同,建国不到一年胡乔木获起草政治口号的重任,绝不会一意孤行,随时向毛泽东请示,“奉命行事”,则是必然。毛泽东没有动刘少奇的更改,在于他自己的认同。李锐”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毛泽东当年是要让人欢呼他’万岁‘的。“就是历史的事实。
郭道晖先生《“万岁”口号之我见》则从法理上对“毛主席万岁!”的口号进行否定。
他写道:
“问题在于,建国后,作为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要经全民选举产生的。在我国是经建国前夕的全国政协选举,1954年以后是经全国 人大选举产生。(当然这种选举只是表面形式,谈不上民主选举,领袖人物是终身制,直到他去世才不再‘万岁‘了。)其所制定和宣示的对国家和人民有约束力的口号、政策,也是应当经人民选出的代表机构的通过或确认的。’五一口号‘是党中央基本政策的宣示,而当时我们党是以政策治国的(而非以法治国,而且多数情况下政策高于法律),故’五一口号‘(包括’万岁‘口号)具有政策指向性和事实上的法律效力,意味着全国人民都须遵循。 基于此,未经政协或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其职权相当于全国人大),仅由执政党中央以’五一口号‘方式将这种宣扬个人崇拜的口号政策化、法律化,要求全国人民都呼喊党的领袖 “万岁”,其合法性更是大可商榷和质疑的。”
“问题还在于,这种个人迷信的口号,诱导人们盲从领袖的绝对权威,竭诚拥护和贯彻他晚年所倡导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论、“左”的路线政策和种种违宪侵权行为,在各种反复折腾的 政治运动中产生了严重后果。发展到后来,这个 “万岁”口号已不再是人们出自内心的情感呼唤, 而异化为必须绝对遵从的“圣旨”。特别是“文革” 中更将它法律化,具有高度的国家强制性。”郭道晖举例《公安六条》制定的“恶攻罪”制造出无数惨案,包括“创造‘万岁‘口号的始作俑者刘少奇”。
党媒参战欲“盖棺”
201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必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党刊《中华魂》随后参加了“毛主席万岁!”口号的争论。该刊物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中华魂》发文,以“兹事体大”为题,援引张素华的说法,称1950年五一节 “毛主席万岁”口号并非毛泽东自己添加,而是前中宣部部长胡乔木原创,时任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加工修改。反映的都是那个年代亿万翻身解放人民的心声,“是他们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民领袖们的真诚祝愿”。11月21日新华网转载了《中华魂》的文章,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起跟上,形成压顶之势,欲为“‘毛主席万岁’口号并非毛泽东自己添加”盖棺。乌有之乡代表的几个毛派网站用谩骂进行“助战”。
值得记入中共党史的是“四千人会议”这样的中共高级干部批毛大会,没有文革之后中共大批老干部的觉醒和开放言论,“万岁”口号仍会响彻中国的天空。
作者:高瑜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