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脸书 2019-01-14 | 转自 新世纪)
日前与香港文汇报前副总编辑程翔阔别21年后,在纽约法拉盛喜来登酒店久别重逢。他感谢我在他2005年被指控为间谍期间,撰写一万多字长文为他仗义执言,并回忆我们1980年代在北京采访中英谈判香港前途问题的日子。
他感叹,在他失去自由的日子,曾经与他一起称兄道弟的新闻同业,不但没有为他辩护,还捏造莫须有的“深圳情妇”之说来“落井下石”,令他心寒。因此,我的情义相挺尤其难得。其实这也是我一生为人处世的态度。
今天惊闻噩耗:与我亦师亦友的巜苦恋》作者白桦逝世,想到我曾以其名言为题,为程翔写的旧文《我爱祖国 祖国爱我吗? —程翔间谍案扑朔迷离》,正是: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拙文也算是对诗人的缅怀和追忆!下面是2005/06/19发表于世界周刊的文章:
我爱祖国 祖国爱我吗?
程翔间谍案扑朔迷离
曾慧燕
生于1949年的「新中国同龄人」程翔﹐脸上的风霜和一头白发﹐显见岁月已留痕﹐但经历过「火红年代」和「陆X」事件的他﹐对青春无悔。他深爱「伟大祖国」﹐如今却被指控为境外情报机关从事间谍工作收取大量金钱。从爱国变为「卖国」﹐对一个半生时间都在身体力行实践爱国的理想主义者来说﹐这种伤害该有多深。
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驻香港特派员、前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程翔﹐2005年4月22日在广州被中国国家安全部人员设局诱捕﹐事发一个多月﹐直到5月30日才由程翔妻子刘敏仪对外界披露﹐迅速成为近期两岸三地及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程翔案曝光后﹐被扣查原因众说纷耘﹐但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莫过于中国官方指控他涉嫌为境外情报机关从事间谍工作﹐由于罪名严重﹐震惊国际传媒界。
此前﹐香港新闻界曾有快报记者梁慧珉、明报记者席扬及《壹周刊》记者屈颖妍先后被指控「泄露国家机密」﹐但被指为「间谍」的记者﹐程翔应是第一人。
出身香港左派报章《文汇报》的程翔﹐累积30多年爱国信用﹐一向予人「爱国爱港」的形象。认识祂的人﹐几乎众口一辞认为他是「爱国爱过了头」。
程翔事件令香港媒体联想得最多的﹐则是大陆作家白桦在著名伤痕文学《苦恋》中的名言﹕「我爱祖国﹐可祖国爱我吗?」
被捕原因多个版本
有关程翔被捕的原因﹐期间出现多个版本﹐莫衷一是﹐有的甚至互相矛盾﹐总括而言﹐大约有如下说法﹕
一、欲取得赵紫阳手稿﹙程翔妻子最初版本﹚;
二、程翔为了协助中国国家领导人搜集社会各界人士对治理香港的意见﹐以及打破两岸僵局﹐因为「工作需要」从特殊管道获知国家领导人的「内部讲话」﹐没想到却被指为「盗取国家核心机密﹙程妻最新版本﹚;
三、根据境外情报机关指示﹐在中国内地从事情报搜集活动﹐先后领取大量间谍费﹙中国官方版本﹚;
四、在香港《明报》以「钟国仁」的笔名﹙取自「中国人」的谐音﹚撰写专栏﹐披露「中俄边境」条约的签定内容﹐触怒当局﹐而中俄边境条约至今秘而不宣﹐在某种程度上﹐北京当局也可视此为国家机密﹙香港政论家李怡版本﹚;
五、中共怀疑程翔是法轮功「九评共产党」的执笔人﹐借口抓祂来搜?集法轮功情报﹙政论家凌锋版本﹚;
六、中共内部派系斗争的牺牲品﹙香港学者蔡子强版本﹚;
七、涉嫌与台湾情报机关发生直接关系﹙香港《东周刊》版本﹚。
程翔被捕原因的最新版本﹐则是程翔卷入中共领导人内部讲话泄密案﹐同案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建华及社科院办公室主任助理陈辉﹐陆、陈两人都被怀疑是程翔取得「国家核心机密」的关系人。
据中国社科院官方网站刊出的资料﹐涉案的陆建华是上海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92年获社科院社会学博士﹐曾当选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出事前担任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直至目前为止﹐程翔案仍然令人如坠五里云雾﹐扑朔迷离﹐究竟是泄密案?还是中共高层权力斗争?或真的与赵紫阳书稿有关?究竟是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控的「为境外情报机关从事间谍工作」?还是如程妻刘敏仪声称的「出于爱国爱港目的」﹐是一位为北京出谋献策、牵线搭桥的「有功之臣」?个中内情不但耐人寻味﹐也启人疑窦。
自程翔被诱捕的消息在5月30日曝光后﹐香港舆论几乎一面倒对他的为人赞不绝口﹐并推崇祂在文化大革命的「火红年代」投身「爱国阵营」的献身精神﹐以及1989年祂任职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时﹐为了抗议北京政府血洗天安门﹐跟随文汇报社长李子诵等人愤而离职的义举。
程翔、刘敏仪夫妇是七○年代香港大学毕业生﹐属于当时大学的「国粹派」﹐也就是向「爱国阵营」认同靠拢的一派。早在1972年文革仍处于高峰时期﹐祂们就组团访问大陆﹐还到「革命根据地」井岗山学习毛泽东思想。
1973年程翔在港大经济糸毕业﹐放弃当时港大毕业生高薪厚职的前途﹐投身左派阵营﹐174年加入被称为「左报」的文汇报﹐忍受微薄的薪水﹐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为祖国献身的道路」。而程翔当年的港大同学中﹐不少现在已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的高级官员﹐位居要职。只有程翔夫妇仍坚守新闻岗位。
程翔夫妇在文汇报备受重用﹐1981年﹐香港文汇报在北京设立记者站﹐是当时中国大陆内部第一个境外报纸的记者站﹐程翔夫妇以「夫妻档」形式派驻北京﹐与北京官方及八○年代知名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关系密切。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的前途问题展开长达两年的会谈﹐程翔夫妇采访了中英谈判的全过程。 1987年﹐程翔调回香港﹐稍后升任副总编辑。
1989年XX事件﹐香港文汇报在头版社论栏刊出「痛心疾首」四个黑体大字﹐轰动一时。程翔和一些反对屠杀的编辑记者,跟随李子诵社长集体脱离文汇报﹐创办政经周刊《当代》杂志﹐程翔任总编辑﹐但因亏蚀严重﹐《当代》一度被香港政界红人、董建华首席政治顾问叶国华收购。之后程翔任职新加坡海峡时报。虽然他不满北京当局处理事件的手法﹐仍秉持爱国情怀。
落入以书稿为饵圈套
程翔人缘好﹐人脉广﹐出事后获得广泛同情﹐除了社会政治因素﹐也因为他平日予人正直、真诚、淡泊名利的印象。连日来报章杂志发表大量的报导及评论文章﹐为他发声仗义执言。香港多家报章社论﹐不约而同评论程翔事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也表示关注程翔被大陆扣押事件﹐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了解情况。
程翔案发后10天﹐在全球最大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输入程翔的名字﹐可搜索到高达28万5000项资料﹐其中绝大部分与程翔被捕有关。
程翔被捕原因﹐最早的说法出自程妻刘敏仪之口﹐刘敏仪认为事件同程翔往广州拿取赵紫阳谈话的手稿有关。香港各方评论最初也大多认同此说。
据香港媒体报导﹐程翔是于4月22日在广州一间宾馆落入国安人员之手。因程翔获悉赵紫阳第二本书稿有不少重要内容﹐有意取得书稿。此前﹐曾有人意欲通过电邮传送书稿给他未成功。事发当天﹐国安人员透过第三者以向程翔面交访问赵紫阳的书稿为名﹐把他从香港骗到广州。程翔取到「书稿」后翻阅﹐发现书稿不是真的﹐此时国安人员现身﹐拘捕程翔﹐稍后把他带到北京﹐并且欺骗程翔报社职员﹐把他的手提电脑送到北京。
刘敏仪说﹐程翔去年获悉赵紫阳的老部下、气功师宗凤鸣准备出版有关赵紫阳的最后一本书。在赵紫阳遭软禁期间﹐即使是他的老同事都不能随便来看他﹐但宗凤鸣借「气功大师」的名义﹐获准定期探望赵紫阳﹐因此获得许多赵紫阳失去自由后的第一手资料。
在赵紫阳去世前不久﹐宗凤鸣曾出版《理想?信念?追求──我的人生回顾与反思兼和赵紫阳谈话的一些回忆》。现在赵紫阳已去世﹐相信第二本书的内容更重要。
刘敏仪说﹐事发当日程翔去广州﹐以为可以拿到书稿﹐后来才知中了圈套。她认为﹐程翔被捕与中国当局欲阻止赵紫阳访问稿公开有关﹐因为「内容非常敏感」。
程翔被捕后﹐国安人员要求刘敏仪不要声张﹐同时要求程翔服务的海峡时报不要报导﹐刘敏仪最初也倾向不跟国家机器硬碰﹐希望通过关系内部营救。在事件曝光前﹐她曾先后数次在国安人员安排下与程翔通话﹐最近一次是5月29日凌晨1时半﹐程翔从北京打电话给她﹐表示可能会有一段日子不能回家﹐要刘敏仪代他多点探望父母。刘在电话中告说有人要她上北京面谈﹐程翔当即叫她「千万不要来北京」。
持有赵紫阳书稿的宗凤鸣﹐对程翔因取书稿被诱捕一事﹐似乎毫不知情。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引述宗凤鸣的话说﹐北京政府确曾逼他不要出版赵紫阳的书稿﹐但第二本书稿他还未完成﹐事前也不知道程翔跟第三者取书稿。对于外界报导程翔是因为取书稿被捕﹐他感到惊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5月31日则明确表示﹐程翔被扣查事件与外界流传的赵紫阳文章无关﹐与他服务的《海峡时报》也没有关连。孔泉两次提到程翔自己承认为境外情报机关在中国内地从事情报搜集活动﹐从中收取大量间谍费﹐并称当局对此已有充分证据﹐程翔本人亦「供认不讳」。当被问到有什么证据时﹐他说「当然有证据﹐包括程翔自己承认」。
孔泉还声称国安人员在程翔电脑内﹐发现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内部讲话﹐所以据此指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建华向程翔「泄露国家核心机密」﹐而程翔则是「盗取国家核心机密」。
法网何其密 无语问苍天
55岁的程翔被指为「间谍」﹐了解他的为人者无不哗然。程翔是尽人皆知的「爱国爱港人士」﹐早在文化大革命的「火红年代」﹐就身体力行﹐在香港大学毕业后﹐甘冒社会冷眼﹐以微不足道的薪金去背负被人指为「左仔」的十字架。
几乎所有认识程翔的人﹐都异口同声表示,以程翔的人品和专业精神﹐很难相信他会为西方或台湾民进党政府搞情报﹐更不会为「大量间谍费」而出卖人格。香港民主党的何俊仁、杨森和张文光﹐都是程翔的好友﹐他们均声称「打死都不相信」程翔会为金钱当间谍。
程翔的雇主新加坡与中国关系良好。许多人绞尽脑汁﹐「实在想不出﹐他为何方神圣当间谍」。他的一班与他有30多年交情的港大老同学﹐联署声援程翔﹐以人格担保程翔是爱国者﹐不相信他会做出损害国家的事情。另有民间团体组成「营救程翔联盟」﹐发起签名运动﹐要求立即释放程翔。
香港《信报》在题为《法网何其密﹐无语问苍天》的社论中指出﹐程翔被指在中国内地从事情报搜集工作﹐而且收取了大量的间谍费用﹐恐怕没有多少香港人会相信。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纪录实在不怎么样。
因为「爱国」而受惩罚的戏码﹐在中共历史上不知道重演多少遍。一些曾暗地为中共服务的人﹐事后反被中共指控为间谍而遭牢狱之灾者不乏其人﹐「过河拆桥」是惯用手法。中国当局「言之凿凿」指控境外华人是间谍的个案不少﹐但最后大多子虚乌有。包括美国华人学者宋永毅、香港律师黄贤等﹐后来都证实是冤案。
目前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图书馆技术发展主任的文革研究学者宋永毅﹐199年12月24日﹐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以为境外收买、非法提供情报罪逮捕﹐并宣布宋永毅本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办案人员将从海关截查到的所谓430公斤「机密文件」﹙实为图书﹚送到国家保密机关鉴定﹐结论是「没有一份是机密」。
在全球学者联署声明营救宋永毅和美国政府施压下﹐北京将宋永毅「监视居住」半年后将祂释放﹐但仍抹黑他是「因揭发检举他人有功﹐政府特予宽大处理」。宋永毅当场表示异议﹐并拒绝在文件上签字。
宋永毅说﹐他本来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者」﹐但中共硬将祂推到「反动分子」的阵营。他因祸得福﹐一夕成名﹐继去年荣获「美国国家21世纪图书馆馆员奖」后﹐近日又获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2005年度保罗•哈罗德「勇气奖」。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博士、香港律师黄贤﹐1979年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协助研究立法﹐因为习惯了在美国将所有文件影印的办事方式﹐影印若干经济数据作自己研究之用﹐1981年被控「大量盗窃机密」的间谍罪﹐1983年被判入狱15年﹐三年后假释﹐直到1992年才能回港。 1998年北京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黄贤案件为错案﹐正式平反。
1982年﹐香港《大公报》姊妹刊物《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被北京当局以间谍罪名判10年徒刑﹐一年后假释﹐但直至1993年才获准回港。被捕真相至今无人知晓。
2001年﹐中国大陆旅美学者高瞻被中国指为「间谍」判刑10年﹐经美国及国际社会营救回美﹐却又因高瞻在这之前曾向大陆军方出售敏感的高科技军用芯片﹐非法获得50万美元未缴税﹐高瞻丈夫被美方判处监禁一年﹐高瞻被指危害美国国家安全﹐面临遣返中国的命运。中国的「捉放高」﹐令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上述这些被中共当作「间谍」的人士﹐都因爱国付出沉重代价。当事人赔上了青春﹐国家赔上了形象。所以中国有「早爱国不如晚爱国﹐晚爱国不如不爱国」之说﹐有人更感叹﹐「爱中国﹐太沉重」!
程翔出事后﹐作家白桦在《苦恋》里的名言﹕「我爱祖国﹐可是祖国爱我吗?」再度成为港人的口头禅。
苦恋中国太沉重
程翔案随后有惊人发展。 6月2日﹐救夫情切的刘敏仪﹐发表致中共中央第一把手胡锦涛的公开信﹐尝试解开程翔被捕谜团。她认为﹐程翔可能因为工作需要获悉中央的内部资料﹐例如在电脑里存有胡的内部讲话而出事﹐原因是提供资料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建华及其助手陈辉﹐先后在4、5月间被拘查。
不过﹐刘敏仪强调﹐有关资料是陆建华去年来港为胡锦涛摸底时﹐程翔为他约见政界领袖﹐陆建华为了让他掌握底线而透露;而且﹐程翔就港、台问题对中央所做的一些建议﹐包括重用前港英政府官员曾荫权、邀请台湾国民党连战和亲民党宋楚瑜访问大陆等﹐如今均已落实。因此﹐程翔虽然确实得知机密﹐但并非为了卖国而是爱国。
刘敏仪这封公开信极具震撼性﹐即时后果是强化了「爱国没有好下场」的说法。她端出程翔被捕内情﹐不免令人心生疑问﹕中共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会把为祂们所用的人指为「间谍」﹐并不惜坏其名声。
按照中国外交部的说法﹐程翔是「间谍」﹐而且是「境外情报机关」的间谍﹐但当局至今未向外界公布程翔是替什么国家的间谍机构工作﹐并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进一步透露。有人认为这个「境外」应是指台湾﹐但程翔支持中国统一的立场尽人皆知﹐说祂充当台湾间谍﹐令人匪夷所思。
香港一般舆论均认为﹐刘敏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说出程翔为胡办工作的情况﹐自是可信。她本人也任职文汇报记者多年﹐程翔在为中共搜集香港和台湾的资料时﹐她也参与其事。
程翔夫妇生活一向俭朴﹐住的是香港新界村屋。即使来美国出差﹐也不介意下榻纽约华埠的家庭客居。信奉佛教的刘敏仪﹐视程翔这次被捕是人生的一个劫数。她说中国外交部指控程翔从事间谍活动收取大量金钱的理由并不成立﹐原因是他们没有子女及经济负担﹐平日生活俭朴﹐而且程翔自小便很爱国﹐没有任何为金钱做间谍的动机。
公认爱国的程翔﹐现在却被他热爱的祖国冠以间谍罪﹐情何以堪﹐难怪祂从前在文汇报的旧同事符碧珊说﹕「这对他其实是一个很深的伤害。」
符碧珊说﹐程翔对政治一直没兴趣﹐却向往那些从「火红年代」延续到文汇报的革命浪漫故事﹐注重个人情操﹐她与程翔共事时非常信任他﹐因为他爱国爱得「最有人性」。
程翔当年在港大的同系学妹、亲北京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蔡素玉﹐是在亲中阵营中率先站出来为程翔「背书」的旧同学之一。她认为﹐程翔对国家已达至「苦恋」程度﹐因此﹐北京当局对他的「间谍」指控显得莫名其妙。
爱国爱得过了头
香港资深记者毛孟静在程翔被捕消息曝光后﹐马上撰文为程翔呼吁﹐但在刘敏仪公开信发表后﹐「只觉情与理错综复杂地纠缠起来﹐心生疙瘩」。毛孟静认为﹐就像民主人权等概念﹐新闻学同样是舶来品。依照西方观念﹐新闻界是社会的第四权﹐跟行政、立法及司法一样﹐都是独立个体﹐组成现代社会平衡的一张四脚凳。亦即是说﹐新闻工作者不应为政府工作﹐应该是人民的喉舌﹐而不是政府的喉舌。
毛孟静指出﹐按照刘敏仪的说法﹐程翔虽然没为胡办「工作」﹐却似不自觉地当上了胡办的「联络员」或「顾问」角色﹐「这确是与祂的正职记者身份有冲突的」。有外国记者听到这消息﹐即问﹕「他到底是记者还是干什么的?」
她说﹐要求新闻工作者全盘中立﹐固然是个迷思﹐「但让人觉得落手落脚为官方办事﹐不适合至有失分寸。」
毛孟静在刘敏仪公开信发表后,曾感叹程翔「爱国有罪」﹐看了刘敏仪发表给胡锦涛的公开信后﹐更认为他爱国爱得过了头﹐「罪加一等」。
曾被中共当局以间谍罪名投入监狱的前香港《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指出﹐程翔爱国爱港好心不得好报﹐刘敏仪的公开信﹐揭开了程翔所谓「间谍」的秘密。按照刘敏仪的说法﹐程翔不但没有为境外机构做间谍和搜集情报﹐相反是为中共搜集有关香港和台湾的情报来为高层作决策参考。他替北京来人约见了陈方安生以及香港民主派人士﹐听取意见﹐使中央实事求是地重用前港英政府重要官员曾荫权﹐接替特首董建华﹐稳定了香港的局势。
罗孚说﹐程翔又提出建议﹐请中央礼遇台湾国、亲、新三党﹐促成连宋「登陆」﹐促进了台湾海峡的和谐气氛,充分显示他的「爱国爱港」。
罗孚指出﹐北京有人为了使程翔了解政策﹐向他透露中央高层讲话﹐这是工作需要﹐说不上是「窃密」﹐向他透露的人也称不得「泄密」﹐若要因此将他治罪﹐岂非好心不得好报?
爱国被指卖国
程翔案的另一个版本﹐是由于他在香港《明报》署名「钟国仁」的专栏中﹐要求江泽民向中国人民交代「中俄边境」条约的签定内容﹐他详细披露了该协定的种种细节﹐称之为「21世纪最荒唐的『代民作主』的丑剧」﹐他抨击此条约导致中国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40多个台湾。
程翔分析了中国政府为什么不敢向老百姓公布和解释条约的三大苦衷﹕一是他表示中共在这个问题上连被他讥笑为卖国而赶下台的国民党政权都不如;二是江泽民在这个问题上比共产党其他领导人都不如。三是这个标志着中国正式放弃偌大一块领土的条约﹐从谈判过程到最后签署﹐都没有公开过。
香港资深政治评论员、前《九十年代》杂志总编辑李怡分析﹐如果程翔案确如孔泉所言﹐「与赵紫阳无关」﹐那么程翔牵涉到什么国家机密?此案由外交部发声明﹐事件似与中国外交关系的文件被泄漏有关。而程翔对「中俄边界」协定的详细申述﹐主要不是刊在《海峡时报》﹐而是以笔名刊在《明报》﹐因此外交部说与《海峡时报》没有关连。
李怡指出﹐程翔揭露了许多有关「中俄边界」协定的种种细节﹐对有关历史、两国的得失都谈得极为详细﹐而且流露出他个人对中国承认俄国占去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痛心。这种对中国丧失土地的感情﹐不是香港任何人可以写出来的﹐相信他可能有特别管道才能获得如此具体详细的资料。因此﹐李怡认为孔泉指控程翔盗取国家机密﹐应与「中俄边界」协定有关。
李怡叹息﹐程翔这「钟国仁」﹙其笔名取自「中国人」的谐音﹚是太爱国了﹐他无法接受等同「丧权辱国」的「中俄密约」﹐在其专栏予以揭发﹐于是「爱国」被指「卖国」。
李怡认为﹐从较深层的政治文化来看﹐程翔的被捕﹐实为「爱国」所累。程翔出于对国家的「苦恋」﹐要尽一个「爱国者」的责任﹐揭露报导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俄国占有合法化﹐让「国家」感到心烦。既然中国内地没有传媒监督﹐所有老百姓又蒙在鼓里﹐谁去管这件事呢?但「苦恋」者把它捅出来﹐想去维护中国神圣领土的主权﹐闯了祸而不自知﹐在当权者心目中﹐真是「爱国爱得不识时务了」。
1997年从香港移居纽约的政论家凌锋﹐对程翔案则有惊人揣测。他除了「我以我血荐程翔」、大力推崇程翔的人品、人格外﹐还指出中共抓程翔可能是为了搜集法轮功情报。因为中共设局诱捕程翔﹐4月22日那天正是大陆百万党员退出共产党的敏感日子。
凌锋说﹐程翔被中共指为「泄露国家机密﹐领取大量境外间谍费」的消息曝光后﹐许多人发表文章﹐表示程翔不可能为了金钱去当间谍。凌锋指出﹐很少人知道﹐香港法轮功负责人简鸿章当年是程翔在《文汇报》的同事﹐后来一起创办《当代》杂志;在法轮功喉舌《大纪元时报》的高层人员中﹐也有程翔当年的同事。
说﹐由于「九评」对共产党的重大打击﹐中共到处打听与寻找执笔者﹐并且列出「嫌犯」﹐他们认为只有从中共体制内走出来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程翔是祂们怀疑的对象之一﹐很可能中共企图从程翔身上打开「九评共产党」写作班子的缺口。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则相信﹐陆建华属于「胡办」人员﹐难免会令人怀疑是敌对派系发动斗争。共产党的历史告诉大家﹐每当与领导人有密切关系的人士被斗下来﹐就是内讧开火的开始。
也有熟悉京港政情的人士指出﹐程翔是资深记者﹐交游广阔﹐为中方人士「牵线搭桥」并不奇怪。但根据刘敏仪的说法﹐程翔亲自代笔撰写给北京的报告﹐等于向北京提供「情报」﹐但中国外交部却指程翔受境外情报机关指使﹐收集情报领取大量间谍经费﹐其中是否别有内情?事件耐人寻味。
程翔1989年出版《天安门反思》一书﹐其妻刘敏仪代序﹐序文中有一首诗曰﹕
「今天﹐伟大的中华民族仍是个淌血的民族。我们用全部的爱都堵不住您淌血的伤口!人民﹐我的母亲!……」
从目前事态发展来看﹐若爱国的程翔到头来落得「卖国」罪名﹐果真是「用全部的爱都堵不住淌血的伤口」。
(原载2005/6/19世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