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錫銘為偉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新竹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常務理事)

竹北充斥中資IC設計 就近挖角高手

台灣IC設計公司當前面臨一個嚴重問題,在竹北那邊,中資企業來這邊設立很多家IC設計公司,來我們竹科挖角,我想政府應該設法防範,對這些中資IC設計公司好好的關心、管理。

中資在竹北那邊成立IC設計公司,然後挖角一些台灣的IC設計公司的高手去那邊,其實是就近竊取台灣的科技機密,這個問題包括聯發科在內的同業一直很擔心。

現在政府對IC設計業者的管理,是限制從業人員不准去中國,就是管制IC設計公司員工的出國地區。我覺得這個不是一個對的方法,這些人都是台灣的人才,這些人他是繳了最多的稅,新竹縣市有4個里,平均里民繳的稅是全國前5名,那些都是竹科優秀工程師做出的貢獻,他們繳了很多稅、做的不眠不休,政府還不准他去哪裡、不准他怎樣,這是不對的。

跳槽到中資IC設計公司者 收入不對稱

我認為管理竹北這些中資背景IC設計公司的的方法有2個,一個就是說國稅局可以去查稅,這些跳槽的人為甚麼願意放棄高薪,或是從其他地方跑去這些中資IC設計公司?你的理由與動機是什麼?

事實上,這些跳槽到中資IC設計公司的人,很多是在香港領薪水,台灣支領的薪水相當數,所以在台灣繳的稅很少,國外的所得沒有報稅,雖然我們現在境外所得要申報,但是一般人多半是不會報,國稅局有很高明的查稅技巧,應該就這方面進行調查。

以前在台灣,如果他在原本的IC設計公司是中高階主管,他應該要繳40%的稅,如果賺1000萬,最少也要繳300萬以上,現在去中資IC設計公司那邊,就因此不用繳稅,政府可以容忍這種現象嗎?你在聯發科一年拿300萬,你來這邊拿100萬,你怎麼會想跳槽來這裡?或是你其他沒有像聯發科那麼好的公司,你來這邊境外所得有沒有申報,這些政府可以做的事情。

其次,中資IC設計公司負責人,你有沒有把這個公司的營業秘密,或是這些設計的圖轉移到境外某某公司?你公司為甚麼這麼多年沒有什麼營收?或是說,你公司聘雇這麼多人為何一直處於虧損?以法律來講,必須認真思考這些中資IC設計公司負責人是否觸犯背信罪,或是特別背信罪。

有些台資IC設計公司本來就在竹北,中資IC設計公司來竹北設點,對要跳槽的從業人員而言,有的甚至連停車場也不用換,就是這麼方便,挖角這些人過來,其實就是替境外某某公司工作,政府我不相信你無法可管?我剛講的背信罪、逃稅,這些都可以管,怎麼會無法可管?

政府措施只管「老實的人」

政府不從這邊著手,一直要抓我們老老實實的公司,例如技術要轉賣到境外要經過申報審核,那些措施有什麼用?一個檔案名稱是一樣的,我在裡面偷偷換一下,政府會知道嘛?政府有多少本事能夠審核?這個申報的東西是不是關鍵技術?更何況政府有什麼本事可以審核?也許有些舊技術是可以賣的,賣了反而對原來公司有好處,結果現在不准賣,或是賣了要審核,有些規規矩矩的公司就去申報,要審核就審核,有些乾脆就不申報了。

這些中資IC設計公司可能有很多面貌,要假扮成台資企業也很簡單,它也不一定要那麼誠實用外資的型態,政府也可以查,這些公司的資本額到底有沒有問題?公司的營業額對不對?員工的薪資所得合不合理?認為這是有效的調查方法,針對負責人與員工,「政府管理措施,不應該只是限制其他IC設計公司老老實實的工程師,不准去哪裡、不准怎樣。」

這些中資IC設計公司才是我們所擔心的,變成不公平競爭,變成我們這些智慧財產權流失,政府對這些產業弊端,總是回應說無法可管,「怎麼會無法可管?」政府公權力是很多的方法可以用的,結果你現在不抓到重點,「很多措施都是在管老實人的啦。」

(攝影剪輯、整理/記者 胡志愷.謝羽蓁 策畫訪談/記者歐祥義)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