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援引来自推特的内容
2021年4月25日,一直活跃在维护自身和群体合法权益一线的四川籍维权人士谢俊彪,联络、组织成都附近的其他一众有着类同经历的维权人士,在双流区怡心街道聚会。并且还集体去了被当地政府强拆的维权人士宋英杰家的强拆后断壁残垣参观,拍照留念。

二、中共当局对网络言论的打压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在海外社交平台“露脸反共”的国内异见人士维权人士非常罕见。
大多数异见者通过“网络翻墙”来到FACEBOOK或者TWITTER这样的海外媒体,最多只是围观和匿名发言。
敢于亮明身份而且直抒胸臆者,寥寥无几。
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某某某因为“翻墙”被抓了;某某某因为在“反共帖子”下面点赞,被国保找“喝茶”;某某发表对政府的不满言论,被判x年徒刑,被开除了公职……
是的,在这个共产集权的时代,很多遵纪守法,有着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公民,都因为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遭遇到中共当局的打压和迫害!
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很多。
“超级低俗屠夫”吴淦为正义发声被课以8年重刑。
企业家任志强质疑体制弊端被构陷入狱,判刑18年。
民间异见人士黄琦因为为民请命,遭遇长时间的囚禁,甚至不让家属会面。
山西抗强拆公民常珈瑄,因为发表揭露政府黑暗的文章,已经被“社会性隔绝”一年,杳无音讯。
疫苗维权者“十三妹”失踪。
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网友,仅仅是因为在网络上发言,质疑和否定成吉思汗、黄继光董存瑞,甚至当地交警,或者是爆料社会阴暗面,揭露贪腐,发出公民诉求,而被网警执法,遭遇实刑!
三、当局对网络言论的递进式加压,目的何在?
中共政权每一次打压惩处了在网络发表“不良言论”的异见人士之后,都会高调地广而告之。
当局的意图很明显,杀鸡儆猴,杀一儆百。
他们收紧言论空间,然后按照新的言论尺度标准执法。再收紧,再按照更新标准执法。如此递进,永无止境。
他们不断地在测试着中国网民对禁言压力的承受能力。
目的是找到一个压力阈值—中国公民在什么节点,会承受不住这个言论封锁的压力,可能出现爆裂式的反抗行为。
其实当局也害怕,他们清楚压力超越阈值之后,沸反盈天的反抗,是任何政权都难以招架的。
而目前看来,当局的压力测试是在稳步推进的。
因为中国网民大多选择了退让,为了躲避有可能出现的约谈、抓捕、刑罚,网民一再退让,而当局却步步紧逼。
公民的言论自由空间,在2021年达到从邓小平时代以来的最低点。
人们不敢在网络媒体发表任何能引起当局不安和忌讳的言论,大家噤若寒蝉,道路以目。
四、用反向压力测试去抗衡中共的言论打压
任何时代,都有一些勇敢的人们。他们不惧强权,不怕威胁。站在人格和尊严的高地,抵抗着强权的侵袭。
比如北京靠近体制的鲍彤和高瑜。
比如演艺界的陈佩斯和孙海英。
比如为母亲伸冤的女子李宁。
比如维权不停息的谢俊彪常珈瑄。
他们怕了吗?没有。
他们闭嘴了吗?没有。
他们就被当局暗杀或者消失了吗?也没有。
中共当局对民意的涌动是惧怕的,他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做到把一个国家的思潮和言论管控得密不透风。
民众应该更加勇敢,反过来对当局进行压力测试!
测试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保持表达。从“无害言论起点”开始,不断加重言论的“不满”内容,加强愤怒语气。
直到当局的反应到达爆裂的阈值,然后民众适度收缩言论尺度。做出一些保障安全的调整和退让。
由此得到一个言论领域抗衡的临界点,坚守或者推进这个临界点,获得更多的言论空间。
如此操作,至少不会是民意一溃千里,公权乘胜追击的一边倒局面。
如果被暴凌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可以设法让施暴者得逞过程不要那么顺畅,不要那么舒坦,这是我们做人最后一丝颜面,也是最后一点抗争的底线!
我从来不鼓励任何人在恶政面前枉送人头,我希望异见人士维权人士安好!
但希望大家务必相信,正义之举有着天然正确性。
保持我们发声的习惯与权力,无需作惊弓之鸟状。
讲出我们的想法、观点和诉求,由轻至重。
也许有风险,也许会沦陷。
当更多中国公民能够加入这种对当局反向的言论压力测试时,我们就无需再惧怕。
因为,中国之大,中共监狱装不下!
(葵阳 写在2021年4月26日星期一 斐济苏瓦 时间下午4:20)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和立场,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注明光传媒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