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至1934年苏联再次爆发大饥荒,饿死700万人,大饥荒起自斯大林强制农业集体化。农民恐慌屠杀马匹牲口,拒绝耕种抵制集体化。政府武装搜寻农民藏匿的粮食,连种子粮都被收走,无限量没收粮食,使农民大量饥饿死亡,政府还不许外逃求生,死亡人数最高估计是850万、最低估计是550万、中间数是700万,其中乌克兰饿死400万至500万。
美国第31任总统,维基百科资料
面对苏联国内发生的惊人的饥荒和死亡,美国没有发出正义声音,谴责苏共残酷无道。美国罗斯福总统无视苏共残暴造成大饥荒饿死700万人,不但不谴责共产主义邪恶,反而主动与苏共建交,1933年正式承认美国坚持16年不承认的苏共邪恶政权。
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任,苏联寻求外交承认才出现希望。罗斯福不在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他想在抵挡日本与德国的扩张中寻求伙伴,也希望与苏联发展贸易,同时希望向苏联讨回一些旧债,便主动发信邀请苏联派人来华盛顿谈判建交。苏联求之不得,双方围绕宣传,宗教,债务谈判。
斯大林矢口否认通过国际共产进行渗透颠覆和宣传活动,罗斯福容忍不再提国际共产。实际上苏共对美国渗透宣传没有停止,美国共产党继续接受莫斯科指示。债务问题互有妥协,俄国承认1.87亿美元旧债,美国向俄国提供2亿美元长期贷款。短暂10天谈判以美国让步较多结束。
美国是唯一一个继续对苏联不予正式外交承认的大国。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结束了美国不承认苏联近16年的历史。罗斯福希望,承认苏联将通过限制日本在亚洲的扩张主义来服务于美国的战略利益。
1933年11月16日,美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派布列提(William Bullitt)任驻苏联大使。苏联承诺不在美国进行间谍活动,实际上间谍活动不断。旧债讨不回,贸易也很少,美国很快就希望破灭。布列提大使据他近距离观察,认为苏联领导对美国满怀敌意,苏联又大规模清洗镇压,第二年他就建议断绝外交关系,但罗斯福决定保留下来,维持外交关系,留作备胎。布列提后来一生一直毫不掩饰地反对共产主义。
1937-1938斯大林大恐怖期间,大清洗,大屠杀,130万人被判刑,68万人被枪杀,美国在共产主义残暴肆虐面前,毫无反应,罗斯福总统不把斯大林共产主义视作敌人,眼睛只盯着希特勒德国。这个失误,与小布什放弃中共“邪恶轴心”的共产主义,转而进行反对塔利班的恐怖主义,异曲同工。
1930年代,世界各国矛盾积累,战争危机已经明显了,美国还是不介入,一直声明中立,置身世界事务之外。1941年日本突然袭击到头上来了,才被迫参战。这是后话。
二战中的战时总统小罗斯福,为了消灭法西斯阵营更与共产主义的带头大哥苏联结盟,更是美国的一大失误。这些错误,都因对共产主义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危害认识不清。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时,罗斯福为苏联延长租借期限,开始为斯大林输血。显然罗斯福已站在苏联一边。1941年6月29日,德国入侵苏联一周后,胡佛就抨击任何美苏建立“默契同盟”的想法。他没有指名罗斯福,显然批评是针对罗斯福。他说:“如果我们去参战并赢得胜利,赢得的是斯大林在苏联的共产主义铁腕统治。我们就帮助他在欧洲和全世界,强加更多共产主义政权。我们作如此重大牺牲,声称和斯大林一道为自由而战,远不是闹剧,而是悲剧。”胡佛对苏联用了两个重的贬词:grip,bedfellow。他说,斯大林实行铁腕钳制统治,与他结盟,是同床伙伴,形同通奸。
美国纽约州巴德学院历史学教授肖恩·麦克米金(Sean McMeekin)的新书《斯大林的战争》(Stalin’s War: A New History of World War II)支持胡佛的这个观点。在这本“重新解释二战”的书中,将二战爆发的中心转移到东方,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这场全球冲突的理解。麦克米金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希特勒的战争”,而是“斯大林的战争”,因为希特勒“并没有从二战获益”。这种宏观历史学,虽然不能找到什么历史规律,然而却能开拓全新的视角——这个视角跟本书的视角不谋而合。对于任何想要了解当前世界秩序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书。
麦克米金认为,1941-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实现了斯大林的目标”,让日本和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强国之间发生一场毁灭性的消耗战。对于苏联击败纳粹,麦克米金宣称,美国和英国“自毁的战略”源于西方国家的“短视”,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苏联共产主义”。这些举措始于《租借法案》对苏联的援助。美国和英国的供应委员会几乎盲目地同意苏联的每一个需求。斯大林的战争机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一切物资供应。
胡佛在二战期间留下的著述有一个观点:美国应让希特勒与斯大林互相厮杀,彼此同时削弱,而不应援助一个打另一个。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有现实意义。两个魔鬼相斗,美国应该坐山观虎斗,而不应该卷入。
斯大林与希特勒,同样是两个共谋发动二战的魔鬼。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之前,苏联就已经侵入并占领了半个波兰,整个芬兰,立陶宛等3个小国,斯大林的铁蹄已经蹂躏东欧。罗斯福是帮一只魔鬼,反对一只魔鬼。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证明,胡佛的抨击是对的,跟斯大林勾结结盟,带来的是悲剧,带来共产主义肆虐全世界,仅仅在在中国就死了7000万人。
二战之中,为了战败顽敌德国,罗斯福向苏联示好,与苏联结盟以共同抗击德国。二战一结束,苏联马上露出扩张主义的本质。1946年,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丘吉尔向民主国家宣告,新的反苏俄为首的共产主义暴政的冷战帷幕已正式拉开。美英发誓“要把新生共产主义婴儿掐死在摇篮里”。
后来的历史证明,丘吉尔的论断非常正确。极权制度与民主制度从本质上是水火不容的两种制度,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必然会某个时候在某个热点爆发。这个热点在当时就是柏林。在波茨坦,1945年二战三巨头(美国、英国和苏联)同意将德国划分为占领区,苏联占领该国的东半部,美国、英国和法国瓜分西部。首都柏林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分割。西柏林等于是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1948年6月24日,由于被美国和英国引入德国占领区的货币改革激怒,苏联封锁了通往柏林盟军控制区的所有公路、铁路和水路。封锁切断了该市的电力、食品和煤炭供应,以及与外界的联系。
柏林空运是冷战的第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早被丘吉尔所预言。丘吉尔在演说中强调为什么要反对共产主义。他说,“在这些国家内部,各种大包大揽的警察政府对老百姓强加控制,以致压倒和违背了一切民主原则。独裁者或是组织严密的寡头集团通过享有特权的单一党派和政治警察队伍毫无节制地行使着国家的大权。在这多难的岁月,我们的责任不是以武力干预那些我们不曾在战争中征服的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以大无畏的声调宣扬自由的伟大原则和基本人权。这些英语世界的共同遗产,继大宪章、人权法案、人身保护法、陪审团审讯制以及英国习惯法之后,又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得到举世闻名的表现。”共产主义要摧毁的是人类普世价值中的这些来自上帝的精神遗产,用共产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政独裁统治人类。
丘吉尔说,“我很确定,我们的命运还在自己手中,我们有力量拯救未来,我感到有责任抓住目前这个发言机会说明这一点。我不相信苏俄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无限扩张他们的权力和主义。但是趁现在还为时未晚,我们所应当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永久制止战争并尽快在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对于困难和危险视而不见不能解决问题;袖手旁观也不解决问题;采取绥靖政策也无济于事。现在需要的是作出解决问题的安排。拖得越久就越困难,对我们的危险也就越大。”
但可惜,西方笃信天主教、基督教长大的后继执政者太天真,疏于防范者有之,被蒙骗者有之,最大的失算是美国放任中共坐大,天真地与苏联斯大林达成“君子协定”,所谓彼此都不出手援助中共与国府两方。这是美国政客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错误。共产主义不信仰上帝,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契约”和“诚实”这几个字,他们信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撕毁协议,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他们相信“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胜利”了,“达到目的”了,他们准备撕毁任何协议。
美国鲜有认识共产主义本质的政治家,他们的守约断绝了对国府的援助。苏联则背约把从日军手中得来的军火物资暗中拨给中共,中共得以死里逃生,一方面他们获得了日军的武器装备,如虎添翼;另一方面,他们在“解放区”大肆开展土改,给“非解放区”的农民分配土地的空头承诺,让不明中共真相的农民信以为真,用独轮车加入反对国民政府的后勤补给大军。所谓“解放战争是农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说法即源于此。结果,中共以人海战术,借助日本关东军的武器供给,攻城掠地,接连告捷,并挥军入关,再夺华北,又经滁蚌之苦战把毫无外援、抗战中已精疲力尽、无力恋战的国府军队,逐过长江。
此时也,共匪已转危为安、变弱为强,文明国家尤其世界首强美国,眼巴巴地让土匪出身的法西斯式的中共在一个人口最多、潜能无限的大国夺得政权,这是文明国家二战后一次巨大的失策和挫败,既祸害了中国,又动摇了人类文明史的正常进程,遗祸鋳恨之大,无法估量!
锺闻曰:胡佛是反共猛士,应得100分。胡佛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认识,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胡佛早年在俄国曾与英国人合建矿山公司,1917年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矿山公司被俄共收归国有,胡佛蒙受巨大损失。胡佛直白说:“布尔什维克是一伙杀人犯,共产主义是一个深渊。”苏联一直通过共产国际,对美国进行间谍渗透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宣传活动。很多美国的知识分子没有对共产主义制度的体验,雾里看花,被苏联的宣传所迷惑。当他们成为政府的智囊时,往往打错算盘。这种情况,今天依然存在。美国的一些所谓“中国通”“知华派”,对中国既不通,对中共更不知。也有的为中共的利益诱惑,成为中共统战的座上宾,一年来回中美好几趟。由这些人为美国外交制定的政策,正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损美利中,路人皆知。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和立场,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注明光传媒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