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是民主制度的失败吗?

2021年8月17日,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Zabihullah Mujahid)在喀布尔举行新闻发布会。 AP – Rahmat Gul
在中国很多人对此持肯定态度的情况之下,有必要将阿富汗民主失败的原因弄清楚。
从表面所呈现的结果来看,美国在阿富汗花了20年时间,所建立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确实失败了。
为何会失败?
首先,阿富汗是一个“五多”国家:多山地(占全国总面积80%)、多民族、多邻国、多文盲(识字人口只占40%)、多青年(15岁以下人口占60%,是全球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国家)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五多”所产生的后果
山地多的三个后果:
1,使得占据总人口60%的山地人依然停留在游牧和原始农耕时期;
2,给塔利班提供了便捷的藏身之处,加上一些山民亦战亦农。拿起枪是塔利班,扛起锄头或者牧羊去就是山农。这种局面,使得美军根本无法消灭塔利班。这就是川普执政后期,以斩首为首选,放弃全面消灭塔利班的军事目标。
3,在山地种农作物别说富裕起来,连维持温饱都很艰难。所以,种植高收入的鸦片就成了山农的不二选择。塔利班或其它部落武装保卫山农种鸦片,山农为了保护自己的鸦片加入塔利班或者其他部落武装,两者之间构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因此,仅仅山地多这一项,就足以使任何企图在阿富汗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和国防军的努力遭受失败。
为什么?
政府和军队的花费是巨大的。正常国家是依靠纳税来支付政府和军警开支的。阿富汗这样一个经济严重落后的国家,是绝对征收不到可以维持政府和军警正常运转的税收的。这就意味着,只有源源不断的外来援助,才能维持政府和军队。
前苏联和美国帮助阿富汗建立政府的时候,难得没有想到这点吗?
也许,他们认为阿富汗地下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矿物资源,只要阿富汗实现和平,这些矿物资源就足以支撑阿富汗中央政府和国防军。但是,实现和平本来就非常困难,就算实现了和平,只要矿物资源一开发,阿富汗立马又会陷入战乱。还不论阿富汗是交通条件极其落后又严重缺水的国家。
多民族多邻国的后果
阿富汗有二十几个民族,这二十几个民族大多生活在与邻国接壤的同一民族地区。如占阿富汗人口44%的普什图族,就生活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线最长)。在阿富汗这边,普什图族有1500万人,而在巴基斯坦那边有3千多万普什图族人。前苏联进攻阿富汗,大量普什图族人逃亡巴基斯坦,居住在难民营里的青少年得不到应该有的教育(巴基斯坦无力提供),塔利班就应运而生。
占人口一半的普什图族,是否就可以凭借自己人多势众,将其他民族给灭了,或者去奴役其他民族呢?
也不行。因为其他民族同样也是凭借边界另外一边同族的亲缘关系获得该国的支持与援助。
所以,阿富汗是一个多国势力卷入其中的国家。由于它处于连接南亚、中亚、西亚的核心地带。与其相邻的国家都想对阿富汗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阿富汗则成了一个战乱容易和平难的国家。
使用民族概念最容易导致对阿富汗的错误认识。因为阿富汗人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是建立在部落基础上的。他们所忠诚的是部落而不是本民族。因此,阿富汗不仅不同民族之间会发生战争,同一个民族内部照样会打仗。与塔利班战斗多年的北方联盟,就同样是普什图族。美国人扶植阿富汗建立现代中央政府,主要依靠力量就是普什图族的北方联盟。也许,他们想以普什图族治普什图族的方式来实现阿富汗和平。但是,以部落忠诚为首选的阿富汗人,他们对自己本民族都缺乏忠诚度,怎么可能忠诚莫名其妙的政府呢?所以,很多人进入政府和军队的目的,就是为了捞取油水。不仅底层的人捞,高层的也在捞。据《华盛顿邮报》披露,阿富汗国防部号称35万军队,实际只有25万。10万是虚报给美国吃空饷的。
这样的政府和军队,你能指望他们舍命来保卫国家?
所以,应该使用多部落来描述阿富汗,而不是多民族。
阿富汗的部落,据统计有398个。
多文盲使得凭空建立的中央政府和军队招聘不到合格工作人员和士兵,缺乏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却很容易被洗脑成塔利班。而15岁以下的人口比例高达60%,这就保证了内战兵源充足。
这就是阿富汗的现状。
在这种现状之下,想按照现代国家模式建立现代中央政府和国防军,无疑是水中捞月。
阿富汗的和平前途,山地只有通过部落自治和部落和平联盟来实现,城市也只有走自治和自卫之路来获得和平。这同样是具有民主内涵的道路!相比而言,三权分立,一人一票倒反而只是表面形式。
(吴洪森写于2021年8月18日)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和立场,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注明光传媒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