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阅读陈乐民,让我获得了一种羞愧感 10 6 月, 2022 嘉文精选 静嘉读书 2022-06-09 09:59 Posted on 北京 阎连科 文 熟悉的总是迟到的,鼻尖下的东西总也找不到——我从来都是这样一个迟钝的人。 这些天阅读“陈乐民作品新编”时,从漫不经心到微微的惊诧,从微微惊诧到自觉的羞愧和羞耻,仅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把自己从地面悬置到了阅读的半空,每每放下书来,都仿佛被摔了下来一样震颤、懵懂和从地上爬起时的茫然四顾之无助。 ▌后悔没有早点阅读陈乐民 终于开始为缘于熟悉而迟读懊悔了。终于知道自己原来是多么无知、狭隘和偏执。 一本薄薄的《启蒙札记》,皆是专栏性质的随思与随写,竟可以把欧洲的启蒙——人类最清醒的一次历史的转向说得如此清晰仿佛茫茫黑夜、乱云飞渡中的星光和风向样。 文字简朴如乡村收获后摊晒在阔地上的粮食般;所谓写作的布局,也都是哪块田土更肥沃,就从哪儿、在哪儿落锄和下种;咖啡馆的椅子是这样摆放的,那就这样坐下来,简明扼要的谈说和叙述。 接着再读《在中西之间》,再读《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让你真正体味了“学贯中西”不再是一个词汇,不再是大度的颂扬对盖棺定论的褒奖,不再是生者对逝者的慷慨奉赠和对其亲属的文字安慰,哲学、文学、宗教、艺术,欧洲史和中国史,现代和近代、过去与未来,在那些书里不是说信手拈来,而是说在信手拈来中,他还帮你清晰地做了挑选和删除,将裨益放在这一边,把物杂放在另一边。 学贯中西到可以让我们把渊博、丰饶、知识库和中西词典这样的词汇堆到他身上,可他却在他的每一本书和那些文章中,不断地检讨自己的阅读、思考之欠缺,和对现实与阅读者不能说得更清而不安。 ▌他是一面冰成的镜子,照见我们热狂的身影 在这儿,不仅是说谦逊是一种道德,是一种力量,更是说我们如果沉落在一个茫茫不能自省的现实里,在到处都是豪傲、足满的杂声呼唤里,一个真正博学的人,如此地带着写作自忏的清醒和检讨,他便成了一面冰成的镜子,照下了我们热狂的身影。 在《启蒙札记》这册薄而无界之厚、窄而无界之宽的小书中,到处都是“这个我不懂”;在《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这本宽厚无边的述说里,又不时地出现“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太明白”;再或《读史散记》中的那些“我没读到”或“没有找到”的坦白、坦荡和诚然的谦卑…… 这些,已经不是陈先生的文风和低调,而是一个学者用他的自省,在这几十年过度丰饶、狂热到让人们忘乎所以的世界里,用自己的一面冰镜,使那些狂热的身影,可以稍稍降温和冷凉,让高呼的臂膀在高呼、高举时,可以犹豫和低垂一些儿。 哪怕这块冰镜在瞬间会被狂热所烤化,他也是不惜并有所准备的,所以也才会那样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享受的是阅读、思考、书写的过程,而非结果”。 ▲陈先生与资女士跟女儿及外孙女合影 ▌他有如鲁迅般的疼痛和焦虑,让人看到中国的本质问题 短文短章的写作,鲁迅自然是没有人能超越翻过的一座山,除此之外,几年前阅读比利时学者李克曼《小鱼的幸福》时,获得了从鲁迅那儿没有得到的他对现实中国的轻松、幽默和思考,仿佛在尘厚沉重的图书馆,忽然有了一股凉爽过海的风。 而现在,阅读陈先生的这些著作时,重又让自己回到了中国来,回到了中国的现实中,终于明白李克曼终归还是欧洲人,终归因为没有切肤的对中国的忧虑和痛感,也才可以轻松舒缓、远远地望着中国言说和叙述,可以有那种叙议的自如和放松。 而鲁迅的疼痛和焦虑,也皆是因为他是中国人,他太爱我们和我们这个民族了。疼和爱在鲁迅那儿是不可分割的,如人类永远不能把时间的黑夜与白天一刀两断样。 而陈先生在他的写作和思考中,无论是缘于他的学识、经历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还是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与身体条件的必然,他都自然地选择、站立在了外与内的中间、疼与缓的两边。 他以平和、理道来研究、比问、书写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和世界历史的龙头。《欧洲文明的进程》《二十世纪的欧洲》等,写的是外,目的却是为了内。《读史散记》写的是内,却又篇篇都带着“西外”——世界的眼目。 “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是这套新编的一册书名,却也是陈先生和他全部写作的起点和终点。 ▲1991年,陈乐民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演讲 ▌他让我们感到自卑和浅小,摆脱狂躁和粗浅 无意将这套新编与鲁迅做任何的比较,也没有任何甲可以为乙,乙中含有甲的说辞,但在对民族和国家的爱与忧虑上,陈先生却是与鲁迅同向同明的。 只不过,鲁迅是站在中国内脏的土地上,那种忧虑、揪心的痛和爱,源自于情感,去至于灵魂;或源自于灵魂,散至于情感。而陈乐民则站在中外的两边上,一脚在东,一脚在西,使这种忧虑、疼痛和爱,源自于比较,而归之于理性。 换句话说,他俩对我们民族的痛与爱,一个是发自人的灵魂的痛与爱,而另一则是源自对中国社会根体本质的忧虑与爱,两相比较,彼此之间没有孰高孰低,但却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去思考我们的现实和历史,过去和未来。 所以在阅读陈先生的这些作品时,它们总是让我感到自卑和浅小,也因这些浅小去看见自己对所谓现实社会的爱恨与情感、言行或写作,都是那么皮毛和情绪化,总摆不脱某种无来由的狂躁和粗浅…… 雷颐先生说:“阅读陈乐民,在某种意义上是阅读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思想。” 孙郁先生说:“从西学角度看中学,和从中学角度看西学,在陈先生的文章中多见异彩。” ▲1958年陈乐民与资女士在布拉格郊外 ▌被情绪所左右的世界,亟需陈乐民那样的“理性” 关于陈先生和他这套九卷本的“新编”书,其实每个人都因为他的丰富与中西的跨越之透彻,能说出许多不同的评释和见解,而唯一不能多言的,也就是我这样的小说家。 不是说彼此知识体系的不同和写作方向不一样,而是说自己,除了被情绪左右了的情感,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体系在。然正是这种依仗情绪、情感才可以不断写作的人,也才可能更清晰地体味陈先生在写作中所始终贯穿的“思想的理性”和“精神的理性”的重要来。 许多人都以为“启蒙与理性”,是陈先生一生读书、写作和行为的内核,是他全部思想的启程处和落脚处,然若以当下的现实为起点,去阅读陈先生的这些文章和著述时,会觉得理性的思想和精神,更是我们眼前世界的急迫和需要。 因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不仅是还需不需要启蒙的事,而似乎是可以启蒙别人的人,多于需要启蒙的人。大家谁都是康德、伏尔泰和卢梭,谁都是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孟德斯鸠。 似乎社会中这些正大的情绪完全左右了人的思想和存在。情绪本身也就是了思想和思考。在今天,没有情绪的思考,是不配称为思考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被各种情绪所左右的世界里,情绪的网一层叠一层,布满了天空和大地,几乎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击穿情绪这张网。 也正是在这个被情绪笼罩的世界里,现实中所有的事情都被情绪所左右、演变、并推进为“现实小说”的情节和细节时,陈先生所思考的“理性”,也才更让人感到在今天缺失的急迫和不安。 陈先生离开这个世界距今已有十余年,他说,“我们处于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则无力出生”。 大概在今天,也可以说成是“我们正处于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倔强地活着,另一个也倔强地活着”,于是两个世界间的争斗和混乱,弥漫在社会的角角落落,情绪成了思想和世界的本身。 因此先生一生所渴望的“启蒙与理性”,其理性则在今天这个世界显出了更为急切的急迫。 嘉文精选 PrevPrevious特稿: “中共病毒二世”雕塑落成仪式暨“六四”事件 33 周年纪念活动顺利完成 Next恒大烂尾一年后Next 标签三中全会 中共 中国 中国经济 中美 中美关系 习近平 人权 人权律师 余英时 六四 共产党 关税 刘晓波 历史 台湾 基督徒 川普 恒大 恶人榜 房地产 拜登 政治 文革 新疆 普京 李克强 林保华 毛泽东 民主 民企 民族主义 特朗普 白纸运动 红卫兵 经济 维权人士 美国 胡耀邦 苏晓康 西藏 赵紫阳 达赖喇嘛 邓小平 香港 Search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高瑜:究竟是谁把“毛主席万岁”定为法律口号? 遭批汉奸卖国被中国制裁 石平反击:统治者才有资格卖国 王五四:天下苦大众点评久矣 冯睎干:抗日战争的社鼠城狐 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录人话——为赖恩典抗战口述史《激流者》序,兼论口述历史的八个特性 万斯副总统在X上发长文悼念查理·科克 林保华:九三阅兵后,新时代轴心国蠢蠢欲动 从911到查理·柯克之死,美国正打响另一场反恐战争 赵晓:为什么“左”容易演变成“暴”? 刘宾雁:赵紫阳的政治改革 美国英雄的B面:武装手段浪漫化与政治暴力的传承 二湘:Charlie Kirk被枪杀,美国政治最黑暗的一天 查理.柯克,用他的生命诠释了常识和逻辑 郭罗基:思想能否统一 ? 赵晓:如何从信仰的角度看待查理·柯克的生与死? 陶杰:一个白人版的马丁路德金倒下了 海外文摘 >>> 万斯副总统在X上发长文悼念查理·科克 从911到查理·柯克之死,美国正打响另一场反恐战争 美国英雄的B面:武装手段浪漫化与政治暴力的传承 查理.柯克,用他的生命诠释了常识和逻辑 在悲伤之中:悼查理·柯克 查理·柯克 – 美国保守主义的麻辣烫,基督信仰的殉道者 查理.柯克,用他的生命诠释了常识和逻辑 中美之间的九次善缘,令人感叹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四: 拯救王炳章活动 东归的蛟龙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三:被中共绑架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二:政治活動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一:中国之春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胡平: 贺“坐牢王”秦永敏七十华诞 不明白播客:谁是“编程随想”? 著名人权活动家郭飞雄被当局以“煽颠罪”再遭重判八年 嘉文精选 >>> 王五四:天下苦大众点评久矣 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录人话——为赖恩典抗战口述史《激流者》序,兼论口述历史的八个特性 刘宾雁:赵紫阳的政治改革 郭罗基:思想能否统一 ? 胡平:文明与野蛮之战 胡平:中国民众究竟怎样看待毛泽东? 沉西城:文坛祭酒胡菊人 颜纯钩:风骨铮铮,丰神霭霭,一生淡泊,功在文化——怀念香港文化先行者胡菊人先生 苏暁康:灵媒、特异功能、沉思术 郝柏村︰为还原抗战历史真相 致大陆当局的公开信 苏晓康:弃世的神秘意义 毛泽东一个登峰造极的“反人类的施虐者” 分类 嘉文精选 (5,703) 中国 (365) 中国404 (2,709) 中国人权律师团 (375) 中国新闻 (1,318) 中美 (1,239) 专栏 (1,195) 专栏作家 (7) 专案组·恶人榜 (102) 严家祺 (7) 光传媒直播 (9) 光传媒精选 (158) 光明大讲堂 (536) 光明论坛 (56) 光播台 (11) 公民抗争 (2) 国际新闻 (63) 今日人物 (920) 今日要闻 (1) 宗教∙基督教 (831) 安娜专栏 (18) 冯崇义 (4) 口述史 ·回忆录 (1,078) 史林论坛 (3) 争鸣 (593) 人物 (978) 历史∙中共党史 (7,293) 历史人物 (289) 新疆.西藏 (1,642) 时评 (2,328) 招聘启事 (2) 拆墙运动 (26) 教会新闻 (44) 民主人权 (1,192) 民企观察 (395) 思想 (41) 本网评论 (119) 李南央 (28) 海外文摘 (1,344) 海外民运 (152) 独家资讯 (229) 田牧 (3) 界立建 (2) 王安娜 (11) 英豪榜 (16) 苏晓康 (360) 蔡慎坤 (45) 高瑜 (18) 金钟 (13) 量子跃迁 (24) 首发 (1,371) 辩论 (207) 辩论公告 (35) 音视频 (349) 音频 (2) Featured (2) Youtube节目资讯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