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图)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允许中国以武力控制台湾。 (Brian Snyder/路透社)

英国阿斯顿勋爵曾经提出过人类自由面临的四大威胁:
1、强人对权力集中的渴望。
2、穷人对财富不平均的怨恨。
3、无知者和迷信者对乌托邦的向往。
4、无信仰者将自由和放纵混为一谈。

阿斯顿勋爵总结的上述四种情况在今天的美国都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某种意义上说,围绕川普当选及执政近两个月来展开持久争论的两拨人之所以互相对立,他们的理据大致都离不开对上述四种情况的选择性解读。

极力挺川普的人担心阿斯顿勋爵所总结第3和第4两种情况的出现,他们担心民主党的进步主义把未来的一切都用言辞描绘的非常美好,但太过于美好以至于会脱离现实,陷入乌托邦狂想,并可能借此机会扩大政府规模,导致嘴巴上要人权、自由、民主,实质却通过政府扩权变相剥夺他们的权利,他们担心民主党鼓励一些群体以绝对自由名义过度放纵搞乱社会,担心移民群体抢走工作机会,担心无限度移民让美国变色。他们认为进步是相对的,现在世界流行的乌托邦进步主义其实已经在走到头尾循环的接口,出现了由进步主义蜕变成某些族群、某些群体的特权主义症状。

极力反川普的人则是担心阿斯顿勋爵所总结的第1和第2两种情况的出现,他们反感川普的强势,担心川普独裁,担心川普利用美国穷人对财富不平均的怨恨煽动民粹,担心美国会走上纳粹治国的道路。他们否认美国民主世界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他们其中一部分人把一切归咎于美国普通民众的无知,被强人川普煽动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中部分人也许并不否认美国存在问题,但对川普口无遮拦、睚眦必报、注重实利的个人风格绝对不适应,他们认为即便世界全球化真出现了问题需要调整,川普也没有能力带领美国人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维护既有的文明秩序。

由于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导致这些人对同样一件事出现天差地别的解读,甚至是极度撕裂的观点隔空互怼,既得利益者和持全球化观念的的人,满足于现有的一切并拼命证明这一切都是合理的正确的不能修正的,完全看不到这中间问题的存在,而那些对现有秩序不满的人也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但他们体会到了这种现存秩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因而病急想寻良医,只要有人能够看到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就会义无反顾的支持他,至于这个人提出的方案靠不靠谱,他们首先是不一定有辨识能力,其次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也是需要发泄的,管它后面是什么,先出口气再说。

当然有些人也会认为,这都是川普挑起来的,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川普口才再好,再会煽动,如果不能说服美国普通民众支持,他同样也只能做孤独的斗士,而美国普通民众之所以支持川普,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川普说出了他们内心早就积蓄的不满。

打个比方吧,比如美国现在病了,往左的人离病灶较远,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病了,并且拼命证明美国没有病,即便有病也是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忍忍也就过去了,并指责说美国有病的人都是别有用心。往右的人处于病灶中心或者离病灶较远但敏锐察觉到了病灶所在,他们说美国不仅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再不动手术下猛药治疗就会死去,然后他们找到了医生川普,川普说我能够包治一切,你们放心交给我,川普能否包治一切还需要验证,但是他喉咙大,他把美国有病的事搞的天下皆知,很多人可能就凭这一点支持他。

那么美国到底有没有病呢?我认为美国有病的症状是很明显的:

首先,美国对于在世界上承担何种角色出现动摇。川普的外交政策至今未能给外界清晰的指向,如果单看表象,他念兹在兹美国再次伟大,可认为他有民族主义倾向;他挥舞关税大棒,完全摒弃价值观考虑,也可以认为他是实用主义者;他对传统盟友不屑一顾,试图重新定义朋友圈,并在军事和经济援助方面做一定程度收缩,有人认为这是孤立主义;但他同时又野心勃勃,试图重新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安全体系,也可以认为他是帝国主义者。围绕川普的外交政策,美国两党及其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攻防,而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川普围绕俄乌战争的停战斡旋,川普从俄乌战争停火的目标出发,对乌克兰进行了单方的极限施压,但却表现出了对俄罗斯的极度宽容和理解,仅从这一点判断,川普很明显是拉偏架行为,也招来了世界各国及民间的广泛非议。这一案例也间接证明美国并未明确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上该发挥何种作用,因而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

其次,美国的国家目标晦暗不清。民主共和两党及其支持者的极度撕裂本身就表明美国社会出现了无法轻易调和的矛盾,而之所以出现这些矛盾,说明了美国的国家目标开始模糊不清,对于需要什么样的美国,无论朝野均存在广泛的争议,甚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对立,而美国作为世界老大,这种国内的分歧也必然会蔓延到世界各地,再加上资讯流通的日益便捷,因而网络上围绕川普当选及这两个月的施政是非及效果的讨论几乎占住了主要时政频道。

第三,美国国内的党争加剧。无论哪一个政党胜出,另一个政党及其支持者都会对该党的施政无限质疑甚至出现有意识的无底线抹黑。比如美国2020年和2024年两次美国总统选举。2020年选出民主党总统拜登,可川普及其支持者对该选举合法性及真实性存在广泛质疑,至今未能尘埃落定。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虽然从明面上很难挑出选举毛病,但选举前的党争也几乎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川普被多次指控犯罪,且川普特立独行的风格尤其是刚上台的大刀阔斧改革,由于表现的过于急功近利,且有集权的倾向,引发了民主党及其支持者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及任期制能否得到坚持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川普一些言行的过度解读却也让旁观者如在迷雾中看花一样搞不清方向。结果就出现了川普上台,民主党及其支持者开始抹黑和骂街,民主党支持的人上台,川普及其支持者无论怎样都不满意。问题明显不在于谁上台,而在于围绕川普的这种恶斗已经阻碍了美国国家目标的实现,党派利益变得高于一切,党派目标有取代国家目标的趋势,谁也不肯首先做出让步,当然背后是美国人内心的不平衡。

美国存在上述问题,但是不是就此会陨落下去,我个人倒并不这么认为,这基于我对美国宪政制度的信心。

美国的宪政制度设立了多道防止美国堕落的防线,最主要的有定期选举、任期制、三权分立、军队独立、新闻自由等机制,在一定时期,其中某个制度会遭受到不良侵蚀或自甘堕落,从而表现出美国似乎衰落的迹象。

比如2020年总统选举,众多人对定期选举合法性和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但随着2024年总统选举,川普毫无悬念当选,这种质疑及围绕这种质疑产生的混乱暂时得到平息。定期选举制度通过两党轮流执政,既能防止一党独大垄断所有权力,同时这种选举轮换也起到泄洪伐的作用,美国社会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社会矛盾太多,他们会通过定期选举更换不同口味的人上台让一些不满的人发泄,发泄完了觉得不对又可能通过再次选举走回正轨,从而能防止更极端的分裂、战争等情况出现。

2025年川普上台后,川普的施政团队在两个月的施政过程中,表现出了扩张权力的倾向,因而引发大家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是不是仍然会发挥作用的担忧。美国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但不代表其中任何一种权力都会安分守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行政权力适当扩张,以应对更复杂的局面,但整体而言,由于行政权是三权中最直接最广泛最主动对社会进行干预的权力,因而行政权的扩张更加容易触动每一个人的神经,也更能引发大家的担心,但就目前美国的情形来看,我觉得行政权适当扩张是必要的,也不代表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就会被推毁,至少目前,美国的其他两种权力仍然在正常运作。

川普也许不是最合适的总统人选,但他敢直面美国社会存在的最深层次矛盾,能够搅动一潭死水,让大家可以尝试另外的活法,满足了美国大多数选民的愿望,相反,他如果落选了,今天悲观的可能就是大多数美国人,他们会对美国更失望,作出其它更极端的事情也未可知。

我们不需要太为美国担心,它就是生了一场病需要动一次手术,可有些人总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这个确实是我不太理解的,我相信只要美国人不失望,他们就有再出发的机会。

作者:文东海

2025年3月7日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附:

文东海:另类解读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川普的当选是“大众民主”向“精英民主”的再次回归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