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汉(Michael Mazza)   自由时报-星期专20250706

美国此次出动十四名飞行员和七架史上造价最高的轰炸机,深入敌方领空,攻击一个与美国并未处于公开交战状态的主权国家,还首次动用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的武器,而且几乎没有在行动前争取国内的政治支持。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可能失误的风险。 (美联社)

当六月初中东情势升温之际,五角大厦内部有些人反对美国介入以色列与伊朗的战争,认为此举将会分散美国对真正挑战—中国—的注意力与资源投入。这种看法完全错误。事实上,对美国的亚洲政策而言,轰炸伊朗是所有可能情境中最好的发展。

川普行动 展现风险承受力

过去廿年来,在论及如何应对伊朗的核计画时,「不排除任何选项」已经成为美国的口头禅。然而,美国政府官员愈是坚称可能动用军事手段,外界就愈不相信美国会真的动武。毕竟,美国政府数十年来反覆强调,绝不容许北韩取得核武,却未曾动用武力,来阻止此一结果的发生。

如今,在美国轰炸伊朗之后,外国势力将不得不更加严肃看待川普政府的威胁。川普不仅证明自己愿意以实际行动兑现威胁,还展现出可观的风险承受能力。尽管以色列成功掌握伊朗的制空权,显著降低了美军空袭的风险,但风险依然真实存在。美国此次出动十四名飞行员和七架史上造价最高的轰炸机,深入敌方领空,攻击一个与美国并未处于公开交战状态的主权国家,还首次动用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的武器,而且几乎没有在行动前争取国内的政治支持。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可能失误的风险。

北京无力感 暴露世人眼前

在最近的美中贸易争端中,中国的报复措施确实成功迫使川普政府重回谈判桌,也让中国领导者相信华尔街交易员给川普取的绰号「TACO」(川普总是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英文字首缩写)。如今,中国的领导者应该重新评估这种认知。在未来涉及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意志力较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能再假设川普会退缩—这对于总统本人以及遏制中国的努力来说,都是一项重大胜利。

川普同样也将中国的无力感暴露在世人面前。近年来,北京投入可观的资源,在中东地区积极经营外交关系。中国大量采购石油与天然气,在吉布地建立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二○二三年成功调停伊朗与沙乌地阿拉伯的谈判,还与德黑兰签署为期廿五年的安全协议,导致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正崛起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势力。或许,北京自己也这么认为。

现在,情势已经截然不同。中国公开支持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玛斯」,并未阻止以色列在加萨走廊采取军事行动。当以色列有系统地摧毁伊朗的防空系统及大部分核计画时,北京完全没有对其所谓的区域盟友伸出援手。即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其他国家面前谴责以色列,但他与特拉维夫直接通话时,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 而习近平除了惊叹地旁观,也几乎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B-2轰炸机飞行十八小时抵达目标区,在敌对空域盘旋廿分钟,向两处地下核设施投下十四枚全世界最大的传统炸弹,然后安全返航。

简而言之,中国无力阻止以色列攻击其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伊朗,也无力促成战争结束,未来在塑造和平方面可能也还是使不上力。近几周来,北京在该地区完全没有发挥任何实质作用。

对抗中国 川普政府更有自信

那些向中国靠拢的中等强国与小国,现在已经清楚看到,这种结盟关系的意义不大,没有什么价值,尤其是在美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更是如此。而那些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在美中对立中避免选边站的国家,现在可能也正在重新思考这种策略是否正确。此时此刻,站在美国这一边,看起来才是明智的选择。

从现在开始,川普政府在直接与中国交涉,以及对抗中国在全世界扩张影响力的作为上,应该会更有自信。相对地,北京对于如何应付川普,以及在境外左右情势发展的能力,应该也会愈来愈没有把握。

中国是一个大国吗?其实更像是一个大而无当的局外人而已。

 

(作者马明汉为印太安全研究所(前2049计画研究所)资深主任,也是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的非常驻资深研究员。国际新闻中心陈泓达译)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