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安法立法之初,香港官员强调只针对「一小撮人」。粤语组制图
《港区国安法》实施至今1年多,在立法之初,港府官员多次强调《国安法》只针对「一小撮人」,惟目前已有超过150人因涉该法被捕,7月至今更有20名年轻人被控违反《国安法》,包括涉及悼念7.1刺警案疑犯的4名港大学生,其中3人周五(24日)在高等法院终获批准保释,但更多被告不获保释,一旦被起诉需即时还押候审,「未审先坐」已成常态。有市民认为《国安法》的界线模糊,只要为社会事件发声,都容易遭政治检控。
港府:国安法只影响一小撮人
「中央的决心有三方面,第一是很有决心,见到一年的乱局是时候要停止,有决心恢复香港的稳定,第二方面的决心,当然是要保护香港绝大多数奉公守法的市民,不受一小撮人的行为危害。」—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2021年9月20日,香港警方国安处高级警司李桂华,交代贤学思政成员被控国安法案情。(邓颖韬 摄)
《国安法》立法之初,香港官员强调只针对「一小撮人」。但根据警方数字,截至本周二(21日),共拘捕153人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年龄介乎15至79岁。
市民:触犯《国安法》的界线模糊
警方国安处8月拘捕4名香港大学学生会成员,指他们参与早前港大评议会通过「感激」七一刺警案疑凶梁健辉议案,涉违《国安法》「宣扬恐怖主义」罪。4名被告依次为张敬生(19岁)、郭永皓(20岁)、杜林丞亨(18岁)及容颂禧(19岁),容颂禧早前获批保释,另外3人周五(24日)向高等法院申请保释,终获法官杜丽冰批准。

2021年7月9日,港大学生会干事会宣布辞任。(港大学生会校园电视直播截图)
特意前往法庭声援的港大学生Julian认为,如今已不是政府当初所强调的影响一小撮人。她指,触犯《国安法》的界线模糊,只要为社会事情发声,都容易被曲解。
Julian说:当时他们说影响是一小撮人,我不知道这件事会否沦为一个工具,因为他说香港仍然享有言论自由,在所有制度底下,言论自由都不是绝对,只不过这个绝对的程度有多大,如果我说出的异见是为了社会进步,为了社会好的时候,忠言总会逆耳的时候,我是否触犯《国安法》呢?
另一前来声援的林同学指,被捕的学生原意都是想服务同学,他们的前途理应一片光明,惟现时因被控违反《国安法》前途未卜,他感到可惜,他担心《国安法》可能现在只是影响一小撮人,但将来可能影响更加多的人。
7月至今至少20名年轻人被控《国安法》
包括4名港大学生的案件,7月至今被指违反《国安法》被捕及起诉的年轻人,有至少20人,他们往往被捕第二天即上庭,大多不获保释需即时还押候审,「未审先坐」已成《国安法》被捕者的常态。
例如在今个月,警方国安处亦拘捕时任贤学思政4名成员:王逸战(20岁)、黄沅琳(19岁)、陈枳森(20岁)、朱慧盈(18岁),指控他们透过街站和平台,呼吁市民勿用「安心出行」、建议市民习武、向在囚人士提供物资等,涉煽动仇恨政府、不服从法律,被控「串谋煽动他人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罪,4人不准保释,即时还押至11月再讯。

贤学思政发言人黄沅琳(右)及秘书长陈枳森现已被国安处拘捕。(贤学思政facebook图片)
另外,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5名成员,7月被警方国安处指发布煽动刊物「羊村」系列儿童绘本,被控「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被告包括黎雯龄(25 岁)、杨逸意(27 岁)、伍巧怡(28 岁)、陈源森(25 岁)、方梓皓(26 岁)。目前5人还押没有保释,案件押后至10月再讯。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的外务副主席杨逸意(右)及主席黎雯龄,因制作「反送中」儿童绘本被控违反《国安法》。(资料图片 / 张展豪 摄)
今年7月初,国安处搜查尖沙咀一间宾馆,发现制造土制炸弹的材料,并拘捕多名怀疑激进组织「光城者」成员,其中7名被告年龄为15至24岁,被指控「串谋策划恐怖活动」罪,他们亦没有保释,还押至12月再讯。
《港区国安法》 4 项罪行: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全部罪名都已有人被正式落案起诉,罪成面临最高终身监禁。
记者:刘少风 责编:罗燕云 网编:刘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