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DC.

9月 28, 2023 8:08 下午

香港著名作家倪匡昨日去世,身为倪先生的粉丝,有佷大的失落感,愿他走好。今天读了海内外多篇追悼文章,关于倪匡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对几代人的深远影响,已经被写了很多。我想谈一下倪匡先生的政治信仰。

倪匡先生1935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6岁参加解放军,20岁到内蒙古的农场工作,因看不惯共产党员的各种特权作风,屡次与上司发生矛盾。

有一次在风雪中运煤,他和几个战友把一条独木桥拆下来生火取暖,被当局定性为「反革命」,眼看着可能要被送上法庭重判,于是,连夜仓皇出逃。

骑马、搭车、乘船、步行、有时候靠草根、老鼠、昆虫充饥,历时一年两个月,终于偷渡到了香港。之后65年,他再也没有踏上过一步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大陆的土地。

倪匡先生一生坚定反共立场,多次公开表明自己「根本不相信一国两制」、「共产党的话从来靠不住」。现在看来,倪先生想要比同是著名作家的金庸先生,看问题要清醒得多。

金庸先生的父亲是作为地主,以莫须有罪名被共产党杀害的。但是他仍然对共产党抱有幻想。多次奔走于香港与北京之间,成为了邓小平的座上宾,为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的推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和倪匡先生熟识的香港作家李怡先生,前不久在 华视三国演议节目中有这样的回顾。上世纪80年代,中国和英国在交涉香港主权移交问题时,大约有90%的香港人是希望维持现状的。他们不希望英国人离开,但是很无奈,大部分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安排。

当时,倪匡先生就说:「如果有一百万香港人能走上街头抗议,给英国政府施压的话,英国就不会和中国签署主权移交的条约。」可惜当时大部分的香港人没有站出来。

1997年以后,香港市民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抗议游行,有好几次人数超过了百万。可惜,抗议的对象变成了中共政府,只换来了更高压的统治。

三年前香港发生大规模抗议游行时,我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父母不让身为大学生的子女上街,他们的子女回应道:「就因为当年你们没有上街,所以现在我们不得不上街。」

香港发生过的事或许对今天的台湾也有一些启示。从各种民调,可以看出有90%以上的台湾人也不想统一。但是,如果有一天,台湾在政治上的压力下,要被对岸强行统一的话。有多少台湾人会站出来抗争呢?

—作者脸书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 WP Twitter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