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胡耀邦与人民日报的最初合作(4)——实践检验真理大讨论的前奏
胡耀邦离开他挚爱的人民,已经33年了。往事未曾如烟,向前推至44年前的那个春天,胡耀邦正要发起“真理标准”或叫做“实践标准”大讨论。那场渐及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开启了中央党校和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密切合作的一段篇章。以下文字主要叙述这样的密切合作是怎样渐次展开的。
接前:胡耀邦与1978年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3)
结束了“文革”的历史大转折中,《人民日报》置身于清算文革错误、“拨乱反正”大潮的前端。
1976年10月7日下午,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派出迟浩田、孙轶青、郗汉生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进驻人民日报社,全面掌控领导。
迟浩田等3人在10月7日进驻人民日报后,立即召开由9人参加的“党的核心小组”会议,宣布对人民日报领导关系的变化,由迟浩田代表党中央新的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进行领导,切断与原来曾有的与张春桥、姚文元之间的工作关系,切断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鲁瑛办公室的“红机子”(即可以直接接通中央领导人的红色电话机),亦控制鲁瑛的对外联系,特别是控制他与上海市领导人徐景贤、王秀珍的联系,要求他不向上海方面透露北京发生的一切变化。
1976年10月8日,迟浩田向华国锋、叶剑英、耿飚等发出他率领的工作组的“第2号简报”:
“今天(10月8日)上午在不到一个小时内,他们那一帮子人两次给鲁瑛来电话,打探消息,进行串联。上午9时40分,文化部于会泳给鲁瑛来电话,说他原来准备去阿尔巴尼亚访问,突然又不叫去了,问鲁瑛有什么情况?10时30分,上海徐景贤给鲁瑛来电话说,昨天凌晨,马天水、周纯麟以及邻近省的领导同志到北京开会,他们走后,联系不上。徐与春桥、文元的秘书也联系不上。他们心里很纳闷,向鲁打听有什么情况没有?”
鲁瑛听从迟浩田工作组的指令,没有向上海的徐景贤等人透露消息。后来,在1980年12月13日上午,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审判王洪文、张春桥的时候,徐景贤出庭作证说,他在1976年10月8日上午“给鲁瑛打了电话,想要问问情况。结果鲁瑛的神态十分反常,没有讲了两三句话就把电话挂上了。”
迟浩田发出2号简报的次日,和《人民日报》评论组编辑一同商量、起草了社论《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阐述中共中央刚刚作出的两项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出版新的《毛泽东选集》并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
这篇社论的送审稿由迟浩田、孙轶青、郗汉生3人联签,送往中南海。
华国锋非常重视这篇《人民日报》社论稿,当晚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进行审议。会议讨论后决定,以“两报一刊”社论名义发表。对送上的社论稿,政治局会议讨论后增加了一段话:“任何背叛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篡改毛主席指示的人,任何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此处曲折传递了“粉碎四人帮”的信息。
这天早晨,《人民日报》以通栏标题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